3.1.4机械运动-速度公式的应用(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1.4机械运动-速度公式的应用(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6 22:36:51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下3.1.4机械运动--速度公式的应用
单项选择题
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2.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0.1m/s ?B.1m/s ?C.10m/s? D.100m/s
3.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成为了一名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他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m决赛中的路程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4.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所用时间是2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平均速度是(  )
A.等于1.5m/s? B.大于1.5m/s
C.小于1.5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6.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赛程全长2000米,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  )
A.5 m/s ?B.10 m/s? C.5 km/h ?D.10 km/h
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
A.所用时间为2.4h?
B.所用时间为2.6h
C.平均速度为48km/h?
D.平均速度为50km/h
8.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  )
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9.最后冲刺的瞬间,中国选手宁泽涛犹如离弦之箭,第一个触壁,历史从此改写.当地时间2015年8月6日,在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他以47秒84的成绩夺得金牌.成为首位夺得该项目世界冠军的亚洲人.在比赛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约为(  )
A.2m/s? B.20km/s? C.20m/s? D.2km/s
10.“五一”假期,小敏随爹妈由哈尔滨到镜泊湖旅行.两地相距420km,早上06:00出发,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1:00到达,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C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2. C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3. D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4. C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5. D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6. B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7. C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8. B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9. A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10. D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课件12张PPT。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授课:小 Y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60501266010204Z72030104yj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
----速度公式的应用学习目标 能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决物体机械运动的有关问题。知识回顾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变形为s=vt,t=s/v,如果知道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可计算出第三个量。速度计算的解题格式解: 1、公式
2、代入数据(附单位)
3、计算结果(带单位)
4、答例一2006年7月12日,我国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了尘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试试求刘翔当时赛跑的速度。解:有题意可知,路程s=110米,时间t=12.88秒。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答:刘翔赛跑的速度为8.54米/秒。例二一列车长150米,以108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座450米长的铁路桥,列车过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解:列车通过大桥是从列车头开始进入大桥至列车尾离开大桥的过程,示意图如下,可见这个过程中,列车通过的路程:s=450米+150米=600米已知列车的速度v=108千米/时=30米/秒,根据公式可知:答:列车通过的大桥时间为20秒。例三为了交通安全,城市许多马路都画有斑马线供行人横穿马路时行走。在斑马线的两侧装有红绿灯。某人过斑马线前看到绿灯亮的时间还剩6秒,斑马线区域的马路宽度为15米,如果他步行的速度为2米/秒,则他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解:根据题意,由速度公式v=s/t,可以推得公式s=vt。所以。此人在6秒内通过的路程为:s=vt=2米/秒×6秒=12米因为s小于15米,所以,在剩下的6秒内,他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答:该人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思考与讨论请从上面三道例题的解答过程,总结运动速度公式解题的注意事项。1.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2.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画示意图,明确运动过程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3.进行字母运算,再带入数字进行计算。随堂练习(2014.杭州)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解析:平均速度是指运动的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前5s的时间知道,但路程不知道,所以前5s的平均速度无法求解。同样,在后面10s内路程不知道,也无法求出平均速度。这是百米赛跑,路程是100m,根据题目的意思,运动员全程所用时间为10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100米/10秒=10米/秒。C(2014?德阳)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解析: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B小 结学习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慕联提醒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