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力的存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2.2力的存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6 22:38:44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下3.2.3力的存在--力的测量
单项选择题
1.一人的两只手同时各用8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测力计两端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N ?B.8N ?C.16N? D.20N
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测量前应先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C.使用中弹簧和指针不能与外壳摩擦
D.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小于它的分度值的力
3.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g=10N/kg)
4.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的大小时,归纳了下面几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
B.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
C.应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位置
5.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N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
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6.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指在0.2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6N,则实际拉力的大小为(  )
A.3.8 N? B.3.6 N? C.3.4 N ?D.无法确定
7.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
A.70N? B.10N ?C.35N ?D.20N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2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9.小明用在水平方向完成校“0”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重10N的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大于10N? B.等于10N? C.小于10N ?D.无法判断
10.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B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使用原理是:“弹簧的受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等于挂钩处受到的拉力大小. 当用8N的力拉弹簧的挂钩时,则弹簧受到的拉力为8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也等于8N. 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 故选B.
2. A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A、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但不是必须竖直拉动,故A错误;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果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需要校零,故B正确;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造成测量不准,故C正确;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小于它的最小刻度值,所测力小于分度值时,误差大,故D正确.故选A.
3. D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测力计甲的示数为为物体A、B和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50g的物体重约0.5N,测力计乙的重为1N,所以测力计甲的示数为2.0N,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量与物体B的重量之和,即1.5N; 故选D.
4. B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最大刻度值.此选项正确; B、弹簧测力计的测量方向没有明确的限制.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一致,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此选项正确; D、测量前要检验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必要时要把指针调到零点.此选项正确. 故选B.
5. B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A、可以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可以记下测量前的示数,再记下测量时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所测的拉力,则该弹簧测力计还可以使用;故A说法错误;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记下测量时的示数,减去测量前的示数0.1N即可;故B说法正确; C、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需减去测量前的示数0.1N,这是因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而引起的,故C说法错误; D、没有调零的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只是测量时的示数,减去测量前的示数0.1N即可;所以不需要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6. C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2N处,没有调零就去测力,相当于从0.2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3.6N,所测力的大小就等于3.6N﹣0.2N=3.4N. 故选C.
7. D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弹簧原长为5cm,弹簧受力后的长度为7cm,则弹簧的伸长量为7cm﹣5cm=2cm.又知道弹簧受5N拉力时的伸长量为0.5cm,2cm是0.5cm的4倍,所以所受拉力也应该是5N的4倍,因此为20N. 故选D.
8. D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对A来说,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A=G=2N,则弹簧秤A的读数为2N; 对B来说,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B=G=2N,则弹簧秤B的读数为2N. 故选D.
9. A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小明是在水平方向完成校“0”的,此时弹簧本身重力不会对示数产生影响,当测物体重力时,测力计要在竖直方向上,所以测力计示数应是物体重力与弹簧本身重力之和,由于物体重力是10N,故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于10N. 故选A.
10. B
【考点】:力的测量?
【解析】:
课件12张PPT。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授课:小 Y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60501266010204Z72030202yj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第三章第2节力的存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习目标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认识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想一想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但船向前运动。第16届亚运会女子500米四人皮划艇 中国夺冠为什么?活动一用红色气球压绿色气球,两球的形
态发生的变化是 。这个现象说明了 。两球都被压扁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时相互的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力对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但力的作用效果不同。2.物体间力的作用时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当甲物体对乙物体作用一个力时,乙物体反过来也会对甲物体 产生力的作用。我们通常把甲对乙的力叫作用力,乙对甲的力叫反作用力。想一想汽车撞在柱子上,汽车对柱子产生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柱子反过来也给汽车一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使汽车受损。汽车撞在柱子上,为什么反而自己受损了?想一想地对空导弹的推进力来自哪里?导弹内的燃料燃烧时,会向尾部喷射出燃气,这时导弹对燃气有一个斜向下的作用力。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燃气也会对导弹有一个斜向上的作用力。阅 读乌贼、鱿鱼等生物前进的方式与火箭相似,它们是靠从腹腔中向后喷出高速水流,对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作用力,从而使乌贼、鱿鱼等生物受到了水对它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才使乌贼、鱿鱼等生物得到向前的动力.想一想鸡蛋碰石头游泳随堂练习用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  )
A.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只是被磁铁吸引,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
B.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不是磁铁,不能吸引别的物体
C.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很细
D.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大头针,大头针也吸引磁铁解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在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同时,大头针也会吸引磁铁.D小 结学习了认识力的相互性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撞柱子、地对空导弹、皮划艇等生活中的现象慕联提醒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