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台湾省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台湾省简图”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能结合“台湾省地形图”简要分析台湾省的地形、地势特点及水资源分布特点。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物产。
2.学习分析优越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物产之间的关系的方法。运用地图、资料和已学知识建构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学会认识区域的方法。
3.初步认识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结合当前台湾局势的发展,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同意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台湾省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物产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关于台湾的历史资料和台湾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讲述史实,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心和决心。
走进“宝岛”,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结合教材分析台湾的“宝藏”。
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台湾是“宝岛”?(提示:自然资源、农林产品、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
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岛上1/2以上面积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台湾著名的树种,台湾出产的樟脑很有名。
台湾的矿产主要有煤、金、铜、石油、硫磺等。台湾周围海域的水产十分丰富。
概述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1、仔细思考“台湾岛上河流短小的原因?”。
2、台湾海峡是东亚国家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重要的交通要道
五、简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1、借助课本73页的“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台湾岛年降水量分布图”
2、温暖湿润,降水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气候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小结
拓展延伸:台 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兄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孕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燃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布置作业
练习册p26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是中学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的重要任务。俄罗斯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本节课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连战访问大陆”的事实出发,引出对台海渊源的探究,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对台海局势经历了一个从“知道台湾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到“坚信台湾是祖国的领土”的认识变化,从而自然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