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3.7.3压强--液体的压强
单项选择题
1.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的实验,获得如表数据: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
2.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
4.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受力不平衡时会发生形变.此装置( )
5.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6.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该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7.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
8.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都装满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在两杯中,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9.用图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小的是( )
10.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D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小朱三次实验分别用的是水银、水和酒精,把橡皮膜放在各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朝向相同(控制变量),发现压强计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水银、水和酒精产生的压强不同,所以研究的问题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D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D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且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故A错误; B、“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以它不是一个连通器,故B错误; C、“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即液体静止时,右管中的液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是:压强的变化引起U形管两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3. A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如图所示,压强计的金属盒朝向相同方向,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水,一个是浓盐水,即液体的密度不同,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表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 B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A、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可知,此装置左右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故A错误; B、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边,则左边液体密度大,因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故B正确; C、此实验只能观察出橡皮膜向左或向右凸的情况,不能观察到橡皮膜向各个方向的凹凸情况,因此不能验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C错误; D、此实验不能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重力和体积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5. A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读图可知,三次实验中,压强计的深度是相同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相同,不同的是金属盒的橡皮膜的朝向不同,通过以上三次实验,可以验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故选A.
6. D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A、比较三次测量,金属盒的深度并没有改变,U形管中高度差也没有改变,所以不合题意; B、三次测量,在同一深度,改变了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高度差没变,所以不合题意; C、三次测量都是用的水,并没有换其它液体,所以不合题意; D、三次测量结果,U形管中高度差并没有改变,说明压强相等,所以合题意. 故选D.
7. D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A、压强计金属盒上移,深度减小,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会减小,不合题意; B、原处转动金属盒只改变了方向,而未改变深度,压强应不变,不合题意; C、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同一深度的酒精中压强更小,不合题意; D、压强计金属盒下移,深度增加,压强会增大,符合题意. 故选D.
8. B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A、U形管内液体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的对金属盒的压强越大,所以利用该装置可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故A正确; 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将放在乙烧杯中的橡皮膜下移,压强计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将增大;故B错误; C、压强计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U型管左右两管液面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液体在金属盒橡皮膜所在的位置产生的压强关系P甲<P乙;故C正确; D、可知同一深度处,乙容器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大,由p=ρgh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因此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甲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故D正确. 故选:B.
9. B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A、将金属盒下移会使金属盒所处的深度增加,压强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不合题意; B、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从烧杯中取出部分水,相当于减小了深度,压强会减小,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小,符合题意; C、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只改变了方向,而未改变深度,压强应不变,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不合题意; D、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将该装置移到海拔更高的山顶进行,由于U形管密封端的气压大于开口端的气压,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B
【考点】:液体压强
【解析】:
A、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所以应该是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A错误;
B、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且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B正确;
C、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液体对两侧橡皮膜有向内的压强,所以右侧橡皮膜应该向左凹,故C错误;
D、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两侧的橡皮膜都应向内凹,故D错误;
故选B.
课件14张PPT。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授课:小 Y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60501266010204Z72030703yj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第三章第7节压 强
---液体的压强 学习目标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以及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能用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并由此得出一般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一些现象。想一想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 活动一在粗管下端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管内,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随着水注入的增多,橡皮膜又有什么变化?水对容器底有压强橡皮膜凸出,随着水注入的增加,橡皮膜凸出更明显。活动一在一个容器的侧壁的出水口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容器内,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随着水注入的增加,橡皮膜将发生变化?水对侧壁底有压强橡皮膜凸出,随着水注入的增加,橡皮膜凸出更明显。探究深度与容器侧壁压强大小的关系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同时说明水对容器壁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水会从小孔流出,不同高度的小孔流出的水有远有近。实验结果游泳时,当你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有什么感觉?液体不但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也有压强。当我们站在齐胸的深水中,就会感到胸闷,这正是水的压强引起的。大量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对容器壁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压强变大。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也受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支承它的容器底部也产生压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因此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产生压强。压强计金属(塑料)盒压强计的原理: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力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力越大,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 金属盒可以转动,可以比较水内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1、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水的______有关,
也可能跟______有关.
也可能跟__________有关深度方向3、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
A、怎么样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呢?
——压强计 密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结果3格6格10格11格实验结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随堂练习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解析:由表格提供数据,发现小朱两次实验分别用的是水和酒精,把橡皮膜放在水和酒精的同一深度、朝向相同(控制变量),发现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水和酒精产生的压强不同,研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小 结液体的压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对容器壁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压强变大。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慕联提醒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