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区域( Region )的概念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D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E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等亚热带常热阔叶林(l)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 区域具有一定特性(优势、特色和功能)。
(4)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2、主要特征有:小结:区域界线有虚有实;内部相对一致,之间差异明显;区域具有一定特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二 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是不一样的,例如,工业、商业、城市等表现为点状,交通、通讯等表现为线状、农业空间分布则多表现为面状,这些具有不同特征或经济意义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空间位置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
阅读P5“阅读材料”2.影响因素主要有:
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是人类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利用改造自然的结果,因此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3.区域划分及空间分布形式: 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农业 面状
交通运输 线状和网络状
城市和工业 点状
城市群和工业区 岛状 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讨论完成P4活动题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还没有形成网络;区域发展中期,出现了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线路密集;区域发展晚期,交通运输线路形成网络并深入区域的各个部分。总的来说,交通线路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线状发展成为网络状。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区域发展中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变小;区域发展晚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4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区域的概念2、主要特征二 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2.影响因素主要3.区域划分及空间分布形式4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三 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 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3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关系区域发展前期:
农业为主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区域经济发展较高时期: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产业结构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
第一产业比重大
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地区:
第二产业比重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和第二产业比重大
1 .在下表的 4 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