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14.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9 19:13:02

文档简介


新编人教版语文八下4.14.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埋没(méi)
B.懦(nuó)弱
C.彷(páng)徨
D.激(jī)变
2.下列字词有误的一项是( ???)
A.盲目
B.权葳
C.激变
D.领悟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孜孜不倦???一番风顺???模式? B、根深蒂固???不言而喻???修身? C、袖手旁观???不知所措???汲取? D、格物致知???实验精神???诚意?
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一切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若你想看到一朵花的生长过程,最好亲自裁种一棵。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6.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践(jiàn)   朱熹(xǐ)  ???一帆风顺(fān)
B.埋没(mò)?????? 论语(lùn)? ? ? ? 盲目接受(mánɡ)
C.遵照(zūn)????? 瞭望(liáo)? ? ? 彷徨恐慌(huánɡ)
D.鉴定(jiàn)??? 授予(yǔ)? ? ? ? ? 不知所措(cuò)
判断题
7.作者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其关键就是要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
8 .作者认为中国学生有高分低能的现象是因为中国人都很聪明,但都不跟外界接触。
9.本文作者是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曾获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
10.“格物”和“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A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解析:A项应该是mò。
2. B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解析:B项应该是“权威”。
3. A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解析:A项应该是一帆风顺。
4. B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解析:A项应该是探察,C项应该是毅力,D项应该是遵照。
5. A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解析:B项应该是不知所措,C项应该是栽种,D项应该是一帆风顺。
6. D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解析:A项中“熹”应读“xī”,B项中“论”应读“lún”,C项中“瞭”D项读“liào”。
判断题
7.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本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实验推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
8. F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在这个文化背景里,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9. F
考点:正确了解相关背景。??解析:丁肇中,1936年出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
10. T
考点:正确理解相关背景。??解析:“格物”和“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课件19张PPT。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806010201R820414XY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余尔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丁肇中及写作背景壹明确文章内容贰新闻掌握重点生字词叁掌握重点生字词壹生字词埋没(mò)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袖手旁观手藏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一帆风顺船遇顺风,行走迅速。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的知识。盲目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考虑不慎重。权威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激变急剧变化。了解作者丁肇中及写作背景贰作者 丁肇中,1936年出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写作背景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明确文章内容贰明确文章内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一部分(1段),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自己的论述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格物”和“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文章内容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借《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那就是实验。明确文章内容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缺乏对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明确文章内容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查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明确文章内容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实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测,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明确文章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列举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怪现象,从反面论证了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明确文章内容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以自己的求学经验为例,具体说明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第二部分(2-12段),分析论题。以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进一步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明确文章内容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第三部分(13段),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年青一代提出希望。总结归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培养实验精神
贡献人类社会本论(阐明道理)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结论(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提出希望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明确了文章内容二学习小结了解了作者丁肇中及写作背景一学习了重点生字词三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