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5.18.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9 21:48:57

文档简介


新编人教版语文八下5.18.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黧(lí)黑
B.劲(jìn)旅
C.熠熠(yì)
D.漫溢(yì)
2.下列字词有误的一项是(? ? ?)
A.安营扎寨
B.濡动
C.蜷卧
D.演绎
3.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棱角/凌辱?????比赛/安营扎寨
B.明媚/门楣?????砾石/众口铄金
C.诅咒/阻滞 ????迂回/气喘吁吁
D.黧黑/黎明 ????懈怠/百战不殆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恭顺????帐蓬????草坝子????接踵而至
B.豁然????蔚蓝????大冰凌????穿流不息
C.演译????凄凉????尾椎骨????漫不经心
D.敦实????蜿蜓????羊皮袍????云遮雾障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期间,上演了一幕幕大国兴衰的悲喜剧。
B.近期,强降雨会接踵而至,将给我省防汛抗灾工作带来新的影响。 ?
C.虽然好长时间过去了,但那些新闻镜头,却一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判断题
6.文章的题目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点明了写作的主要内容和对象。
7.作者对即将到来的各拉丹冬之旅感到非常兴奋和期待。
8.虽然条件很恶劣,但是大家都对冰塔林的美景赞叹不已。
?
9.“我”的担心果然应验了,这里对女性不友好——“我”在后退的时候摔了一跤,使“我”备受折磨。
虽然作者在各拉丹冬并不顺利,但这并不妨碍她对这里的敬佩之情。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B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解析:B项的正确读音是“jìng”。
2. B
考点:正确理解字词。 ?解析:B项应该是“蠕动”。
3. D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读音。??解析:A项是léng/líng,sài/zhài,B项是mèi/méi,lì/shuò,C项是zǔ/zǔ,yū/xū,D项是lí/lí,dài/dài。
4. A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解析: B项“穿”应写作“川”;C项“译”应写作“绎”;D项“蜓”应写作“蜒”。
5. D
考点:正确理解词语意思。??解析:D项解析“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与语境不符。
判断题
6. 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的源头,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以此为题,引人遐想,吸引读者。
7. F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解析:第一部分(1-3段),交代作者到达各拉丹冬的时间并介绍当地的地貌、海拔、气候条件,说明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次艰苦的旅行。
8.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原文写到:“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说明这里的美景令人赞叹。
9.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第三部分(7-13段),写“我”受伤后在各拉丹冬的经历。
10.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文章第四部分(14、15段),写各拉丹冬孕育了长江,滋养了人类。
课件15张PPT。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807010201R820518XY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余尔 学习目标了解写作背景明确文章内容新闻掌握重点生字词掌握重点生字词壹生字词安营扎寨文中指建立临时驻地。黧(lí)黑形容黑。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非常雄伟浩大。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的样子。不在话下事属当然,用不着说。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鲜有人迹很少有人的踪迹。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蠕动像蚯蚓那样缓缓移动。生字词劲(jìng)旅精锐的军队;强有力的队伍。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蜷卧蜷缩身体躺着。熠熠(yì)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漫溢水满流出冰面。演绎推演铺陈。了解写作背景贰写作背景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作者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中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此文。明确文章内容叁明确文章内容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第一部分(1-3段),交代作者到达各拉丹冬的时间并介绍当地的地貌、海拔、气候条件,说明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次艰苦的旅行。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的源头,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以此为题,引人遐想,吸引读者。明确文章内容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第二部分(4-6段),介绍冰塔林的景色和“我”摔跤的遭遇。明确文章内容
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
“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第三部分(7-13段),写“我”受伤后在各拉丹冬的经历。明确文章内容 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第四部分(14、15段),各拉丹冬孕育了长江,滋养了人类。总结归纳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交代时间、介绍概况壮美景色
神奇伟力二、介绍冰塔林景色四、各拉丹冬孕育了长江,滋养了人类三、“我”受伤后的经历明确了文章内容学习小结了解了写作背景学习了重点生字词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