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1《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6.24.1《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0 10:11:03

内容文字预览


新编人教版语文八下6.24.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单项选择题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 ??)
A.杜甫
B.李白
C.王安石
D.杜牧
2.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
A.唐
B.宋
C.元
D.清
3.杜甫是( ??)主义诗人
A.现实
B.浪漫
C.田园
D.边塞
?
4.杜甫被称为( ??)
A.诗圣
B诗魔
C.诗仙
D.诗鬼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诗歌
A.乐府
B.歌行体
C.田园
D.五言
6.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
A.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B.卷、飞、
C.飘转
D.挂罥
7.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9.诗中以饱蘸浓黑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的诗句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A
考点:文本常识 ????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杜甫
2. A
考点:文本常识 ????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杜甫)
3. A
考点:文本常识 ????解析: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4. A
?考点:文本常识 ????解析: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
5. B
考点:文本常识 ???解析:“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一般以七言为主,格律比较自由,多半表达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诗歌。
6. A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析: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都是对风的威势的描写
7. C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博大胸怀。
8. A
?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析: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
9. D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以饱蘸浓黑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
10. C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析: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表现诗人无奈之举
课件28张PPT。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809050201R82062401DH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丁叮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杜甫及写作背景壹理清诗歌内容贰探究诗歌写作特色叁了解作者杜甫及
写作背景壹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背景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理解诗歌内容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一般以七言为主,格律比较自由,多半表达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解:
“茅屋”,即杜甫于肃宗上元年(760),在朋友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
歌,古诗体裁之一,通称“歌行体”。
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题目表明了诗人所叙述的主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本诗分为四节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至“下者飘转沉塘坳”
第二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

第三节: “俄顷风定云墨色”至“长夜沾湿何由彻”

第四节:“安得广厦千万间”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深怒吼这里是虚数,表示多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高高的树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茅草飞得低的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

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节: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二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竟然忍心这样公开,与“对面”呼应呼喊也没有结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
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节: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三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会像墨一样黑 衾qīn:被子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里子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
何由即“由何”。由:凭
彻:到天明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睡觉不老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自从安史之乱后,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三节: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四节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怎能得到全部庇覆风雨不动安如山!所有贫苦人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xiàn:同“现”小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稳得像山一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
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四节:写诗人推已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归纳总结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长夜沾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祈求广厦 心情苦痛无可奈何忧思不绝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天下寒士自己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探究文章写作特色叁写作特色 开头五句,句句押韵,“号” “茅” “郊” “梢” “坳”五个开口呼的韵脚似乎让读者听到阵阵风声。
“卷” “飞渡” “洒” “挂罥” “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不仅描写出茅草被狂风卷起时的状态,而且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心弦。(1)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写作特色 读开头五句,仿佛看见一个衣衫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洒在江郊各处。
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恨之情,怎能不激起我们的共鸣!(2)描写、记叙、抒情相结合主题归纳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
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中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了解了杜甫及写作背景一二理清了诗歌内容学习小结三探究了诗歌艺术特色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