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浙江省温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人口迁移(浙江省温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5-15 07: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5.3 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两个地区间的移动
居住地变更
时间限度(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旅游、暂时搬迁等不属于)(通常为一年)2、分类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按迁移方向农村--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城市 城市--农村(城市化的一种表现)(逆城市化的表现)按迁移原因分类自主性迁移(人口自发的寻求更佳生活环境) 被迫性迁移(受政治、军事等影响而进行迁移)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逐水草而居是人类早期最基本的迁移方式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城市1、气候因素是其迁移的主要因素。
2、良好的社会保障措施作为依托。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
交通和通讯
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现代社会促进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E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资料一] 1964年--1965年,国家从战略角度考虑,把沿海和内地密集的工业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转移,开始了大规模地“三线”建设。迁移人员主要包括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及家属。[资料二]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入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求职业,引发了规模日益扩大的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每年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在各大、中城市打工的农民返乡,形成所谓的“民工潮”,人数达5000万人。[资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的一些知识分子、高技术人才向东迁移,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资料四] 三峡移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规模的移民,至2009年竣工,计划搬迁人口将达到133万人。F思考:P19思考题3、政治因素对迁移的影响
政策、战争、重大变革二战期间,欧洲人口迁移达到3000万人。20世纪末发生在非洲卢旺达、刚果地区的部族战争,欧洲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冲突等,引起人口迁移的数目同样以数百万计。 4、社会文化因素对迁移的影响
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思考:P21实践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