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浙江省温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浙江省温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5-15 07: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问问你:1、环境问题按性质可划分为哪几类?2、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人类面临着如此多、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是不是自古就如此严重的呢?人们又是如何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呢?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判断: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人定胜天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 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教材P96页“活动”题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红 旗 渠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 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 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
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缺乏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科学论证,可能会导致滑坡;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引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注意问题:阅读教材P96页分析:
现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请您根据工业生产在能源利用中存在问题及所学知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对如何减少CO2排放,保护地球绿色家园,提出至少三条合理化建议。 节约利用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