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7 18: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讨论归纳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2、通过穿越到汉代,体验商人之旅,探索丝绸之路的路线,小组合作交流,找出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位置。
3、通过图示,小组交流归纳出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4、记住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的管辖措施,认识到开发边疆的意义。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西域的地理概念
玉门关
阳关
凉州词
唐·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 ——东晋 法显《佛国记》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荒凉、危险、毫无生机、神秘莫测
从以上诗句中,你能感受到西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思考:壁画描绘了什么情景?汉武帝亲自相送,说明了什么?张骞能否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西域之行呢?
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材料一:西汉初年,匈奴由蒙古草原向西域侵扰,逐渐成为这里的霸主。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汉朝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品……但是,匈奴仍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长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史记·大宛列传》
西域各国受到匈奴的侵扰
目的:
汉朝受到匈奴的侵扰
ròu zhī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张骞勇敢应募,承担起这一艰巨任务
时间:
目的:
结果: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公元前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张骞再度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继续打击匈奴。乌孙国因动乱无法与汉朝合作。张骞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与许多国家结交。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史学家)翦伯赞
想一想,张骞身上哪些品质最打动你?
坚韧不拔
不畏艰难
爱国精神
张骞通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② 为西汉对西域的管理开发奠定基础
③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各国的山川、地形、物产、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公元前60年
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时间:
职能:
意义:
首任郑吉
地点乌垒城
对西域的管理
西汉疆域
标志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
职权: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
班超为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作者班固之弟。东汉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
2.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受命率36人出使西域。后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罗马执教官凯撒穿着华丽的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人们纷纷在猜想:
这是什么?
来自哪里?
是怎样来到欧洲的?
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敦煌
鄯善
阳关
玉门关
于阗
疏勒
大宛
葱岭
塞琉西亚
西

大月氏








丝绸之路
西安西北
和田南
若羌
巴格达
(古 罗 马)




咸海
(波斯湾)
喀什
敦煌西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西亚
欧洲
长安
河西走廊
1 、陆上丝绸之路
西域
中亚
西亚
欧洲
丝绸之路
丝绸
铁器
开渠技术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
丝绸和漆器、茶叶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之后还有四大发明等)
中原
西域
西来
东去
丝绸之路
凿井技术
铁器
造纸术
丝绸
铁器
漆器
石榴
苜蓿
核桃
葡萄
天马
佛教
乐舞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西去东来的人员增多。内地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的凿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玉石、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
互通之路
丝绸之路
商贸之路
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
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
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
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知识延伸:一带一路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倡议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即“一带一路” (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英文缩写是OBAOR或OBOR)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丝绸之路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我们应该一道努力,倡导文明宽容,防止极端势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之间制造断层线。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倡导对话和平。中国将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地区事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推动通过对话找到各方关切的最大公约数,为妥善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青少年学生应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让中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博望侯矢志不渝联通西
域开辟丝绸之路千载扬名
方投身一带一路建功立业
好男儿刻苦学习志在四
新时代,青少年学生该为一带一路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