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广西)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显著的不同点是( )
A.取得了民族独立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保留了封建残余 D.实行了自上面下的改革
2.19世纪中后期,日本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功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3.(2019·青海)“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包括(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海军
③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19·辽宁)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倡导技术自主思想,鼓励团队精神,建立了电气研究所、工业试验所、中央试验所等14个大型研究所和各种专业研究学会12个。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 )
A.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 B.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
C.倡导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 D.保留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
5.(2019·吉林)下列有关明治维新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开始于1868年 B.由明治政府推行
C.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D.实行废藩置县
6.(2019·四川)1889年之后,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材料表明明治维新(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加深了日本民族危机
7.《日本帝国的兴亡》一书中指出:“(明治)政府投资兵库造船所81万日元,出售价格18万元;政府投资釜石铁矿237万元,出售价格仅1万多元。”明治政府这么做的原因是( )
A.大力发展教育 B.削减严重的财政赤字
C.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发展军备,积极备战
8.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
①实行义务教育 ②穿西服
③不允许土地买卖,严禁地税改革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这标志着日本开始( )
A.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国家的权力控制在武士改革派手中
D.实行有限的宪政统治时期
10.下图是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当时掌握日本统治实权的是( )
/
A.天皇 B.将军 C.武士 D.农工商
二、判断题
11.(2019·湖南)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
12.(2019·江西中考模拟)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三、综合题
13.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场“社会改革”的领导者是谁?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社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2)材料二中的“变革”的外部原因是什么?这次“变革”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这次“变革”使日本社会发生怎样的“转型”?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在哪一次会议之后进行的?总设计师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今中外两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御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这一“调整和适应”是通过该国的哪次改革实现的?
材料二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三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材料三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曲折又宽敞,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不过,百年之后我们再回眸那段“明治维新”的岁月,在感叹清末“百日维新”失败的同时,也将意识到,国与国最大的差距并不在技术,而在于精神。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好处”,同时又是怎样“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的?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统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新华网
(1)材料一中提到的改革是指那次改革?它使日本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
(2)请你指出明治维新在改革方面的任意一项措施。
(3)隋唐时期,日本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学习西方,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国家摆脱厄运走向富强。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1.A 2.C 3.D 4.B 5.C 6.B 7.C 8.A 9.D 10.B
11.正确; 12.正确。
13.(1)制度农奴制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目的: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答案以材料中说法为准)
(2)外部原因民族危机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转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或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总设计邓小平
(4)改革彼得一世改革、洋务运动或商鞅变法
14.(1)日本。明治维新。
(2)措施: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好处: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灾难。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起来后,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因此说“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15.
(1)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改革开放,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