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5-23 08:10:00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练习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
1、资源 2、环境质量 3、科技发展水平 4、对外开放程度19002002年增长资源环境污染人口主题2 城市2-1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1 本节主要内容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p30-31 (自学)
研究城市内部空间构成的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集聚效应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的形态深圳特区的形态?
北京城市的形态?
郑州城市的形态?
广州城市的形态?
兰州城市的形态?
为什么城市的形态不同?城市的空间结构深圳特区空间结构 由哪些部分组成。
1、立体化的交通线路形成网络,
2、由多个功能小区组成深圳特区。
绘制一张深圳中学平面示意图。
功能小区。
功能区的探讨说明下列功能小区的功能,该区的特点,在城市中分布的规律并说明原因。试列举2-3个实例,
中心商务区、郊区、文化区、住宅区
行政中心区、混合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
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商业区
工业区
功能小区-地图册p15 (地图册-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功能区在我国,首都和省会城市才有明显的行政中心区和文化区。
工业区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应突出环境 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制约。一般都要考虑工业的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工业区要求交通便利。
商业区的空间分布也有规律,主要分布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人口流量大的地方。
单位职工住宅区,有利于职工上下班;市政统一建的住宅区,区内往往有较好的配套设施,环境质量也较好。功能区分布的变化一般来说,自由发展的城市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地价的杠杆作用下,各种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地租支付能力,不断选择最佳“生存”地域,从而推动了功能区分布的变化。试举例说明
华强北由工业区---商业区,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发展。
行政干预加快了城市功能分化,有时甚至会控制全局。政府对城市地域结构进行科学地引导有利于促进地域结构分化的合理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探讨经济因素
城市内部地价的差别
如今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地价在其主导作用(商品经济的产物)图2-1-8
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
在深圳何处地价最高?
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城市中心远近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历史因素(北京故宫-文化区等)
自然因素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纽约市内约1/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主要有黑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犹太人,此外还有中国人、古巴人、德国人、希腊人和波兰人等。
相同种族的居民常聚居在一起,形成少数民族区。住在同一个少数民族区内的居民文化背景相同,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宗教信仰,他们居住在一起可以减少感情上的隔膜,获得社会安全感。在纽约市内,黑人聚居在哈林区,意大利人聚居在小意大利区,中国人聚居在唐人街。在唐人街里,有中国式的牌楼、货摊、餐馆,能买到各式中国商品甚至中文报纸和书籍,每逢春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还会燃放鞭炮,举办舞狮活动等,整个唐人街里充满着中国的特色。
社会因素商业住宅工业地租水平距市中心距离OABC读图分析: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
2、如果有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经济因素1234ABCDBC1、城市中心
2、运输带
3、1918年前的房屋
4、1918年后的住宅区
5、较远的村镇
A、中产阶级住宅区
B、中低产阶级住宅区
C、劳动阶级主要住宅区
D、底层工人阶级住宅区55英国城镇贫富人口住宅区的分布读P26 图2-1-1 回答问题为什么英国中产阶级居住区多集中在城镇的西部地区,而底层工人阶级的居住区多分布在城镇的东部地区?
如果英国的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产阶级和底层工人阶级的居住区分别会选择何种方位,为什么?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自然因素小结城市的空间结构是由交通线路形成的网络和功能区组成。
城市中有几种类型的功能区并举例。
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有:经济、社会、行政、历史、自然因素
1)①~⑦中哪个区域适宜发展成中心商业区,为什么?(2)除中心商业区外,①~⑦中哪个区域的房价最低和最高,为什么?(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新工业区。假若你是政府人员如何运用区位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X区?(4)假若你是厂商,不想搬迁,你用什么理由向政府游说? (1)本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交通发达。
(2)最高:5,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区;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最低:7,位于盛行风向下风区;本区有火电厂。
(3)X区地价较低,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本区土地面积较大,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本区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高;本区有公路,交通较便利。
(4)X区离商业中心较远;离铁路较远,原料、产品运输加大了生产成本;新区基础设施不配套,员工生活不方便;集聚效益较低。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规模: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城市不论大小都是它所管辖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周围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心地。
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的功能结构有何种联系?
有一些特殊功能的城市:大庆、鞍山、十堰。黄山、桂林等其服务范围超出了所在城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国家按城市人口规模划分城市等级是不一样的。
我国按非农人口:特大城市:> 100万;大城市50万~100万;中等城市:20万~50万;小城市:< 20万
前苏联人口在1~2万为小城市,2~10万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
有的国家将人口在2500以下的为镇;2500~25000之间的小城市,2.5万~10万为中等城市;大于10万为大城市。
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1上海市2002年年底总人口为1334万,是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有一个变化过程。在鸦片战争以前,上海只是一个港口,其城市规模还不如宁波,更无法与南京、广州等地相比。五口通商后,由于海港作用突起,对外贸易通商日盛,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上海港就超过广州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到20世纪初,上海的城市规模跃居全国第一。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由密切关系。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长江流域为其服务范围甚至更广;对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国际港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同时也位于中国大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使得上海能得到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供应。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长江三角洲为城市的发展与拓展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原因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功能的分工香港:2001年底,土地面积1076平方千米,人口约672万。主要功能: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国际性和水运枢纽、珠江三角洲出口转运基地。
广州:面积7263平方千米,人口720万。主要功能:广东的省会城市,行政功能。轻工业发达,华南地区陆路、水路、空中运输中枢。
深圳:面积2050平方千米,人口140万。吸引外资、合资企业,外向型产业基地、高科技产业基地。
澳门: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43万,娱乐业最著名。小结城市规模越大,功能区的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有些特殊的城市,服务范围是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http://www.srts.net/shmap/map.asp
http://www.8264.com/list/462.html主题2学习内容――城市篇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分布图上,能指出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并归纳特点。
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并能用实例说明。
用中心地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会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内涵。
学会运用图表资料,概括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了解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会运用实例,解释地域文化的含义。
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有怎样的影响。课件8张PPT。2-1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研究城市内部的空间构成及关系本节教材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是把城市作为一个面,解剖城市的内部结构,从微观角度认识城市地理知识。
突出直观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案例、图片等,通过读图、分组讨论、组间交流,让学生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得出结论。
城市的空间结构:实质是指城市内各功能活动在城市内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重点认识城市个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
不同城市是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也有其相应的形成原因--分析、归纳。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先从整体上认识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地域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阐述城市规模与内部功能分化及服务功能强弱之间的关系---具体城市
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教学建议使学生初步认识城市内部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是有规律的,是有原因的。
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居民区则在东南部和西北部。我国某些城市也有相对的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中心商务区的空间分布特点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如上海外滩和浦东的陆家嘴。注意: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都是商务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中小城市的市中心往往只形成商业区。
工业区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应突出环境 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制约。一般都要考虑工业的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商业区的空间分布也有规律,主要分布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人口流量大的地方。
单位职工住宅区,有利于职工上下班;市政统一建的住宅区,区内往往有较好的配套设施,环境质量也较好。
在我国,首都和省会城市才有明显的行政中心区和文化区。
在不同的城市地图上,找出改城市当前的主要功能区,并标出其大致范围,然后比较得出---不同城市的功能区数量不一定相同,空间分布与组合也不一定相同。
各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是不同的,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建议小组讨论:
选定城市不同时期的功能区划分,其规律和特点
比较该城市不同时期的功能区分布的规律,找出空间分布变化不大的功能区和有较大变化的功能区,分析各自的形成原因。
最后归纳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城市中空间分布变化不大的功能区,其形成原因往往是同一功能区活动在相应区域的延续,或与原来功能活动联系密切的功能区在此发展。
功能区功能有变化的形成原因往往因城而异,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因素、行政因素、政治因素等。
教学建议一般来说,自由发展的城市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地价的杠杆作用下,各种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地租支付能力,不断选择最佳“生存”地域,从而推动了功能区分布的变化,例如:华强北由工业区---商业区,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区与西方城市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形成原因类似,是在地价杠杆作用的调节下,各功能活动相互竞争、不断进行区位选择中形成的。
行政干预加快了城市功能分化,有时甚至会控制全局。政府对城市地域结构进行科学地引导有利于促进地域结构分化的合理进行。
中心地指为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地方。教学建议中心地理论所研究的正六边形嵌套规律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象条件之上的
1、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而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分布均匀,人们的收入和消费需要相同。
2、有统一的运输系统,运费和距离成正比;人们就近消费。
3、任何中心地的服务价格条件相同,消费者购入物质和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售价加运费。教学建议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服务功能也越强,服务范围也越大。
南京市中心地带以商业、行政、文教及居住地为主,这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所致,同时也有历史因素的作用。南京是个古都,鼓楼广场一带历史上就是繁华热闹的地区。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西南和东北的北部,与南京市政府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