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做框架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做框架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7 20: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 框 架》教 案 (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 学习认识概念:
认识了解框架结构,探究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加固框架
结构。
( 课内完成制作:
学习利用三角形结构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手、动脑合作做框架的过程,感受人类科学的伟大和对科学的利用,
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创新思想。
二、学习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三、学习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四、教学准备
( 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刀。
( 教师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筷子扎成的框架结构(三角形、长方
形、立体结构)。
五、教学过程
A、教师导学,学生感悟:
出示各种框架结构图片给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思考:
1、图中的建筑物有什么相同之处?什么是框架结构?
(学生通过观察后指明归纳、总结得出框架结构的结论)
2、请你说说身边哪里还有框架结构?
(指明学生列举,教师边作说明)
B、合作探究:
1、研究简单框架。
(1)实践体会
利用筷子或塑料吸管捆一个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教师强调方法
观察经常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容易变形?)
可以把长方形进行加固吗?
(2)根据要求分组操作,并做好各种形状的记录。
主要思考增加斜杆起什么作用?
并说说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点?
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让学生说说加固这个框架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
(2)给出具体要求(框架是承受向下的压力),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可以不
加斜杆。(引导学生考虑实际需要和节约材料的问题)
(3)注意制作要求是“用较少的斜杆”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
(4)以一根斜杆为例,分析它起的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正方体框架的制作。
3、汇报展示,小组交流结果。
C、拓展延伸:
在各小组完成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的放书,看各组作品能承载多少本?
(考验大家制作的正方体框架的承受能力)通过小组间比拼得出结论,教师总
结进一步作说明,结束本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