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涧头镇乐平小学 赖春
教材分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
2.《长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认识了长方形,了解了长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并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使学生会测量长方形的周长,并会计算周长
二、学情分析
1.通过课前预习,做练习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及问卷调查学生对长方形的知识了解情况。
2.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摸课本,等面的边线,量长方形纸的各边,发现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明白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算理。
3.学生对长方形对边相等不太掌握。 ? ?? ?? ?? ?? ?? ???
三、教学目标 ? ?
1.动手操作,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 ?? ?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概念 ? ??
?2.学会了周长的计算方法五、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导向
1.师:同学们,我们教室的黑板报又该更新了,负责设计板报的同学准备在黑板的边沿上贴一圈花边,我们应该买多长的花边才够用呢?如果你是板报设计者你会怎么想?
2.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长方形黑板的周长呢? 3、师:根据你的想法要求出长方形的周长,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1.师:现在找两位同学合作测量一下教室后面黑板的长和宽,其它同学记录数据。
2.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吗? ? ? 师: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并说说你的方法是根据什么得到的??
优化策略,提升思维 6厘米
动手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 4厘米
自主比较,优化策略。 ?
?师:同学们用了三种方法解决了长方形周长的问题,我们依次称它们为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现在从这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完成上边的表格,比一比谁最快,完成后举手示意。
1.师:请几个最快的同学来说说,你采用的方法以及计算结果。 2.师:和大家分享一下你选择第三种方法的理由。
3.师:没做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4.师:同学们刚才提到了长方形的计算公式,你们知道吗?互相说一说。
再次运用,强化优化结果。 ? ?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请你快速地完成教材48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的测量这一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一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练习。在没有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之前,在目前学生的思维状态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方法。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只要量长和宽就行。联系长方形的特征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在教学中也使旧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迁移。然后要求学生列出求这个长方形周长的算式,并要求说出你这样做的依据。不仅完成对学习对象的建构,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同时合作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扎实双基(口答)(1)填空:长方形的指周长是指(??),其中它的两个长(??)、两个宽也(??),所以长方形的周长等于(??);如果用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那么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可以表示为(? ?)。
2.计算(1)一块木板,长和宽的和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2)计算图形的周长。
长
20米
6分米
15厘米
宽
10米
4分米
6厘米
周长
3.拓展延伸。一个长方形的网球场,宽是8米,长是宽的4倍,如果要在四周围上栏杆,共要跑多少米?你能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和其他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练习题的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特征以及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
课堂回顾,整理思路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
方法一:6+6+4+4=20(厘米) 6+4+6+4=20(厘米)
方法二:6×2=12(厘米) 4×2=8(厘米)12+8=20(厘米)
方法三:(6+4)×2=20(厘米) ? ???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看看你今天的收获,选一选 (1)知道了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 (2)会量长方形的周长 (??)(??) (3)会计算物体的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