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认识因数·质(素)数和合数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认识因数·质(素)数和合数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07 08: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认识因数、质数、合数,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同时还指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并能在一定数域内找质数的过程。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倍数后,继续学习因数的。让学生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写算式和找1-10各数的所有因数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因数、质数、合数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
了解因数的概念,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愿意把自己发现的结果告诉他人,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猜数游戏。
1、有一个数,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2、如果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3、再来想一个数,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数字“12”。
二、认识因数。
1、把12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形成板书:12=1×12 12=2×6 12=3×4
2、揭示因数的意义。
师:乘数也叫做因数,像1、2、3、4、6、12这些数都是12的因数(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因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想一想:在乘法算式中,一个数的因数和积有什么关系?
指名回答。
4、试一试。
18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写出18、24的因数。
(2)学生之间交流。
(3)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三、质数和合数。
1、写出1-10各数的所有因数。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学生找因数的方法。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写出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1是每个数的因数。
(2)1是每个数最小的因数。
(3)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自己。
(4)2、3、5、7都有两个因数。4和9都有三个因数,6、8、10都有四个因数。
3、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师:我们按照因数的个数把这些数分一分类。
师: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是谁?
生:只有1。
师:有两个因数的是哪几个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因数是1,一个因数是它自己。
师: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有什么特点?
生: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的因数。
师精讲:根据一个数因数的多少,在数学上给这些数起了新的名字:像2、3、5、7这些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像4、6、8、9、10这些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学生齐读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数是质数,什么数是合数。教师板书重点字词。
师:想一想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它只有1个因数。
4、你能自己说出几个质数和合数吗?
学生举例,其他学生判断对错。
5、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呢?
学生举例说明。
四、巩固练习。
出示练一练。
第1题:指名读题,用不同的符合在书上标出质数和合数。集体订正。
第2题:尝试找出题中所有质数。
指名汇报找的结果,齐读50以内的质数。找出最小的质数和合数。
第3题:找出每组数中与众不同的数。
6 7 8 9 2 3 4 5
2 4 6 8 1 3 5 7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练习
找出50-100的自然数中的所有质数。
七、板书设计。
因数
12=3×4 1
12=2×6 质数:1 本身
12=1×12 合数:1 本身 ……
12的因数有:1、2、3、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