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5 人造地球卫星丨冀教版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5 人造地球卫星丨冀教版 (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7 21: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中国第一位宇航员 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
神舟五号
2005年10月17日,飞行了115个多小时的神舟六号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
2008年9月28日,飞行了2天20小时27分钟的神舟七号返回舱在内蒙古草原顺利降落。三位宇航员安全出舱。
神舟七号
“斯普特尼克” 一号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是一个直径61厘米、重83公斤的金属球状物,内含两个雷达发射器和4条天线。在轨道中度过3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
这颗卫星从太空向地球发出“滴、滴”的声音,这声音虽然微小,却震惊了世界,同时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到现在为止,人类共发射了500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

“斯普特尼克” 一号
美国实用型导航卫星
为全球汽车、船舶、飞机等指明方向,导航范围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欧洲红外天文卫星
红外望远镜对宇宙空间的红外辐射源进行普查,用于天文观测。
美国侦察卫星
反映地面部队的调动、集结及各种军事设施的变化。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
简称资源卫星,能够勘探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 。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用于观测大气层 ,预报天气情况。
通信卫星是为人们传递电视、电话信号的。
1、我国在( )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已经有( )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3、人造卫星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1970
35
答: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查、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和天文观测等多种用途,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课本74页“科学在线”,寻找答案。
我国的人造卫星(一)
自从苏联(1957)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1958)、法国(1965)、日本(1970)都相继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8年5月17日,在武昌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我国的人造卫星(二)
1958年的中国不管是在经济还是科技上都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
但是我们中国人是敢想敢做的,在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中,“东方红”一号横空出世了。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公斤,是直径一米的球形72面体,它是我国利用自发研究的火箭送上太空的。用来广播“东方红”音乐。
东方红一号
你知道吗?
两弹一星的伟大胜利: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这几大工程。我们的国家能够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作用。

实验步骤: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主要材料:
一根0.6米长的棉线、一个兵乓球、小木棍
实验一:模拟人造卫星飞行
实验要求: 1、要注意安全,转动时应站立,要离同学远一些。旋转的兵乓球不要击伤同学或自己,不要让细绳脱手。 2、棉线一定要系紧,再放入兵乓球内。 3、要匀速转动,每个同学都亲自感受一下儿。 4、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
把棉线剪断一半再试试,你会有什么发现?

1.乒乓球模拟什么?棉线模拟什么?
2.当兵乓球做圆周运动时,握线的手有什么感觉?
3.如果没有绳子,兵乓球还会绕自己做圆周运动吗?
4.如果改变兵乓球的质量、棉线的长度、 转动的速度,手受到的力还会相同吗?
实验结论:
1、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而不落下来,是由于
( )。
2、棉线越长,兵乓球受力越( );
兵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 );
转动速度越大,兵乓球受力也越( )。
3、影响人造卫星运动的因素有:( )、
( )和( )。


地球引力



运动速度
本身质量
地球引力
小结: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兵乓球做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 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有一种卫星叫地球的同步卫星。我们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这种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
“试用以前学过的相对运动原理,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解释自己的结论。
实验二:我设计的同步卫星运动模拟实验
我的假设:地球的同步卫星在空中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
我所用的材料: 用( 兵乓球 )来模拟卫星
用( 塑料球 )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1、一个学生手拿塑料球做匀速转动。
2、另一个学生手拿兵乓球围绕塑料球转动,要注意速度一样。
实验现象:
看到在“地球”旋转过程中,“卫星”也在绕“地球”转。
实验结论: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即24小时转一圈,所以在地球上看同步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上空。
试用以前学过的相对运动原理,依据课本75页实验单设计一个实验来解释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原理。
拓展练习:
“来放松一下吧” !
实践一号卫星,中国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同时也是中国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
“实践一号”卫星
长征一号
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长征二号
1990年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
“北斗二号”导航卫星
“嫦娥”一号
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二号
80年代的成就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资源一号卫星
风云二号卫星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90年代的成就
“神舟”家族载人卫星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一艘无人飞行器。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