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
一、 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是无色、无味、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密度为0.0899g/L。
2、氢气的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2H2 + O2 ==== 2H2O。燃烧室产生淡蓝色火焰
⑵还原性:
3、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验纯的方法:用一只小试管将氢气收集满,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①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②发出的声音很小“噗噗”表明氢气较纯。
一、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料和原理
一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原料是金属锌和稀硫酸,其反应的原理如下:
Zn + H2SO4= ZnSO4 + H2↑
锌 硫酸 硫酸锌 氢气
二、实验装置
在此装置中应注意:
(1)长颈漏斗的导管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避免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导出氢气的导管伸入试管中不宜过长。
此装置的使用范围:
一般地,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不大,都可使用此装置。
三、收集氢气(如图)
1.排水法收集H2,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2.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注意:
①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②充满氢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上并倒置在桌面上,以防止氢气向空气中逸散。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是一座元素的“仓库”,地壳中存在的化学元素,大多在人体内都能找到。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应是( )。
A.氧 B.碳 C.氢 D.钙
2.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生成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净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混合物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C.纯净物的组成固定,因此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D.混合物各成分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
4.经实验测定某种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不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5.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 )。
A.汽车排出的废气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
6.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二、填空题
7.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海水;⑧冰水混合物;⑨过氧化氢;⑩二氧化硫.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8.用“单质”或“化合物”填空:
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________,不可能是________。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但反应物一定是________。
三、推断题
9.在A、B、C三种无色气体中。A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物只有水。将烧红的木炭分别放入B、C两瓶中,
在B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在C中立即熄灭,已知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A是(写化学符
号)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写出A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0.如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D.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答案解析:
课题3
1.A 解析: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一样,都是氧元素。
2.B
3.C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4.D 解析:一种元素可形成一种单质,也可形成多种单质(同素异形体),所以A错;混合物中虽有多种物质也有一种元素的可能,如红磷、白磷的混合,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所以C错;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5.D 解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6.D 解析:电解水说明了分子是可分的,但原子不可分。
7. ①⑦ ②⑤⑥ ③⑧⑨⑩
8.化合物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9.H2 O2 N2 H2+O2H2O
10.(1)氢气和氧气 2∶1 (2)氢元素和氧元素 (3)B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