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质量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 质量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07 11:3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
重点:托盘天平的规范使用。
难点:质量概念及质量是物体的特性。
课堂导学
学习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并划记关键词句,明确学习的重难点。,2.针对情景导入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
重难点解读:,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放在水平台面上,②调:先将游码归零,再调平衡螺母使之平衡,③称:左物右码,④读:m物=m码+m游,3.液体和潮湿的物体应装在容器中进行衡量。
方法指导: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只要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红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即可判断天平横梁已经平衡。
情景导入 引思导学
下图是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在正常飞行的“神舟”六号内的情景,他们这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请你回答:随他们一起升空的宇航服的质量改变了吗?
自主探究 梳理新知

自主阅读教材P108~10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观察:仔细观察图中的铁锅和铁钉,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1:铁锅和铁钉所含的铁一样多吗?怎样表述这种差异?
答:铁锅比铁钉所含的铁多,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铁锅比铁钉所含的铁多,可以表述为铁锅比铁钉的质量大。
问题2:为了实际需要,还规定了比千克大的单位,如吨(符号为t);比千克小的单位,如克(符号g)、毫克(符号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自主阅读教材P109~11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使用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4)读取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质量。
易错易混:
1.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平衡螺母。
2.用镊子加减砝码应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添加。
3.读取标尺上的示数时,应以游码左侧边缘所对刻度为准。
4.使用生锈的砝码测量,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3.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天平的什么组成部分呢?分度盘、平衡螺母、游码。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总质量+标尺上游码的读数;
⑥“收”:测量完毕,将物体取下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以备下次使用。

自主阅读教材P11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做课本第111页实验,第1个实验中塑料瓶剪碎后形状改变,但质量不变;第2个实验中白糖的状态改变了,但质量不变,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6.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发生了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
合作研讨 生成能力
1.对学:
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自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寻找老师或邻组支援,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当堂检测 自主评价
见学生用书。
盘点课堂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