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使用地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使用地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07 11: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使用地图》同步练习
选择题
读图,回答. / 1.甲点海拔为(  )
A. 1500米 B. 1000米 C. 500米 D. 0米
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 2.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形成河流为山谷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下图中两幅图是我国辽宁、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图幅大小相同)及其各自的人口、面积数据.据此回答10-11题. / 3.关于两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左图比较详细 B. 右图比例尺较大 C. 比例尺不能比较 D. 比例尺一样大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 4.山峰a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 200米 B. 300米 C. 350米 D. 450米
5.十月金秋,新疆有许多美景,为了出行方便,最好携带(  )
A. 中国政区图 B. 新疆政区图 C. 新疆地形图 D. 新疆交通旅游图
6.各种地图都具备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方向 B. 美丽的色彩 C. 比例尺 D. 图例和注记
7.某班同学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设计行动方案时主要应参考的地图是(  )
A. 交通图 B. 地形图 C. 气候图 D. 导游图
8.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为新疆的吐鲁番盆地(-115米),它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的相对高度是(  )
A. 8689.43米 B. 8959.43米 C. 8729.43 D. 9000.43米
9.下面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综合题A. / B. / C. / D. /
1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A地与C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米;如果同一时间测得C地的气温是12℃,那么A地的气温是______℃. (3)A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他认为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会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_____;你认为小溪会经过C还是D呢?______.理由:______;A、B、C、D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A 2. C 3. A 4. C 5. D 6. B 7. B 8. B 9. A
10. 山顶;陡崖;570;8.58;西北;2;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C;C处是山谷;B??
【解析】
1. 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1000+500+15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 故选:A.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
2.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可能形成河流.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3. 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从我国辽宁、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得知,左图是辽宁省,其面积较小,右图是新疆,其面积大,也就是辽宁省的范围比新疆小,因此辽宁省地图的比例尺大,内容详细,新疆地图的比例尺小,内容简略. 故选:A.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4. 解: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山峰a的海拔高度在300米~400米之间.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高度,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高度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数据是海拔高度.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高度的认读,读图理解解答.
5. 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十月金秋,新疆有许多美景,为了出行方便,最好携带新疆交通旅游图. 故选:D.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6. 解: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 故选: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属于基础题.
7. 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某班同学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设计行动方案时主要应参考的地图是地形图. 故选: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8. 解: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为新疆的吐鲁番盆地(-115米),它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的相对高度是:8844.43-(-115)=8959.43米. 故选:B.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
9. 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B>D>C>A.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A>C>D>B. 故选:A.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0. 解:读图分析可知: (1)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可知,A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地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2)据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A地的海拔是670米,D地的海拔是100米,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是570米.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如果同一时间测得C地的气温是12℃,那么A地的气温是12-(670-100)÷100×0.6=8.58℃. (3)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A地位于C地的西北方向;据图上比例尺可知,图上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00厘米,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00000厘米,即2千米. (4)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此做法的理由是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小溪会经过C地,理由是C为山谷,为集水线;A、B、C、D四地中,B地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 故答案为: (1)山顶;陡崖;(2)570;8.58;(3)西北;2;(4)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C;C处是山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