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学期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选题
1.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2.2006年我国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多的铁路客运专线—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影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社会因素 C.技术因素 D.国防安全
3.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最大的客流可能为
A.经商客流 B.务工客流 C.学生客流 D.旅游客流
下图是“雷达”式统计图,该图反映某国从1959—1985年影响制造业生产的四要素(知识、资源、劳动力和资金)所占工业产值份额,分析回答4—5题。
4.1959年,资金、知识、资源、劳动力四种因素在制造业中占总产值的份额依次是:
A、25%、10%、15%、50%
B、30%、5%、5%、50%
C、25%、5%、20%、15%
D、20%、25%、15%、50%
5.有关该国制造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发展水平看,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B、该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实现由劳动密集为主导向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转变
C、该国主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促成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D、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等区位因素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知识技术影响力明显上升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6-7题。
?6.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7.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
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8.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
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
9.右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图4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圈”,图5是“该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10.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11. 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
A.50米 B.75米 C.100米 D.150米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田回答12-14题。
12.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e B.a-c-d-b C.d-b-e-a D.e-d-b-a
13.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14.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15-16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15.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以少年儿童人口为主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16.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17.右图表示某年赞比亚人口金字塔,从图中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A、农村出生率比城市低
B、城市青年人比例高,说明现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农村生活条件比城市低,因此老龄人口农村比城市低
D、城市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
近几年以来,许多城市都出现过拉闸限电的现象,一般称为“电荒”。据此回答18—19题。
18.根据用电高峰状况,下述哪些季节用电更加紧张:
A、春夏 B、秋冬 C、冬夏 D、夏秋
19. “电荒”的原因:一是电厂设备老化,发电不足,另外可能的原因是:
A、煤炭价格上升,电厂开工不足 B、煤炭生产萎缩,供不应求
C、我国南方降水少,出现了持续的干旱,水电不稳
D、大部分煤炭用作化工原料,电厂无米下炊
读图3“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20~23题。
图3中乙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
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
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 D.辽东半岛
下列工业部门与丙类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 钢铁工业 B. 造纸工业
C. 石化工业 D. 电子装配工业
世纪下半叶,丙类产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A.日本 中国沿海 韩国 中国内地
B.中国内地 工中国沿海 韩国 日本
C.日本 韩国 中国沿海 中国内地
D.韩国 日本 中国沿海 中国内地
工业集聚最终目的是
A.充分利用资源与能源 B.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C.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D.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宝钢和鞍钢区位选择不同,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差异说明
A.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B.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C.劳动力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强
D.交通运输不再是现代工业区位考虑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B.绿地面积减少 C.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D.经济发展趋缓
27.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面包店 乙为汽车销售店 丙为家用电器商场
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面包店
D.甲为星级宾馆 乙为珠宝行 丙为面包店
下图是某城市1966~1996年发展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反映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人口比重减少
B.公园绿地面积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道路网密集
29.影响图中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C.服务最优
D.环境最优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图4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30—32题。
30.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31.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 B.F、G C.E、H D.F、H
32.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一步 D.总是收益最低
33.下列有关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②工业城市形成:橡胶厂→发动机厂→汽车制造厂
③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
④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4.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附近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B.附近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
C.附近有大型发电厂,电力稳定
D.附近有颐和园和圆明园,环境优美
读某假想区域规划图,图中①~⑧点需规划高新工业区、港口、机场、水厂、城市绿化带、仓库区、污水处理厂、疗养区。回答35~36题。
35.有关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正确的是
A.②疗养区 ④仓库
B.③高新工业区 ⑦污水处理厂
C.⑤水厂 ⑥港口
D.①机场 ⑧城市绿化带
36.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的基本形态向分散疏松式的
方向发展
B.图中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C.湖泊面积缩小一定与泥沙淤积无关
D.为保证该城市的粮食供应,农田都应用作发展水稻种植业
二.综合题
37.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以及非洲的坦桑尼亚四国中的哪一个国家?(3分)
A____ ___,B____ ___,C_____ ___ ,D 。
(2)在人口出生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两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比有什么不同?(2分)
人口出生率: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3)曲线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等。(2分)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 原因是什么?(3分)
38.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在A、B、C、D四地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适宜发展 ;因为 ;
②B处适宜发展 生产;其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③C处适宜发展 生产,因为 ;
④ D处适宜发展 生产,因为 地形,便于 ,不便耕作。
(2)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 的原理,推广 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 因素,调节 、 、 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39.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1980年和2009年城市功能区分布图.比较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试评价1980年钢铁机械工业区的区位。
(2)为预防或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城市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根据图中信息,城市化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
(4)2006年,行政文教区C以北的广大区域(B区周围)最有可能成为 。
A.高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工业园 D.低级住宅区
40.读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图1),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区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地域
功能分区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2)写出E功能区的判断理由: 。
(3)该城市地域结构体现了 和 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2009年上学期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B
A
B
B
B
C
B
B
C
B
B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C
A
B
D
C
B
B
A
B
C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C
A
D
B
D
A
37.(1)A坦桑尼亚,B中国,C巴西(2)人口出生率: 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3)经济发展水平,生育观念等
(4) 中国人口出生率比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低,主要是因为中国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
38.(1)①棉花;这里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②蔬菜;靠近水源,接近市场;
③乳牛,靠近公路,交通便捷,又靠近市场,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④ 水果, 丘陵, 排水。
(2)温室效应,温室,温度,光照、通气、湿度。
39. (1)铁路运输条件较好;位于铁矿区附近;冬季严重污染城市大气环境(3分) (2)加强道路建设,修建高速公路;建设中央广场和森林公园;建设居民小区,将重污染工业迁向西南郊区。(至少三方面,共3分)
(3)菜地和饲养厂的规模扩大,并布置于交通便利的地区(2分) (4)A(2分)
40.每空1分,共9分
(1)中心商务区 批发与轻工业 低级住宅区 中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2)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和盛行风上风向,地势较高,靠近风景区
(3)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