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示意图,分析地球的形状。图文结合记住地球的极半径
和赤道半径,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
球仪上识别纬线、两极和赤道等要素。?
3.通过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育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以及自然界物质运动与
变化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上的要素。?
教学难点:?
1、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和养成?
教具:地球仪、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地球我的母亲?
我的过去,现在,未来,?
食得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这几句诗选自郭沫若所写的诗集《女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地球的感恩之情。?
为什么郭沫若要对地球母亲感恩??
因为“我的过去,现在,未来,食得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是的,地球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
活动一:探索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形状?
我们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既有趣也很重要的问题。现在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知道------她是个球形。但其实我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1、天圆地方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
(多媒体)?
例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及人认识,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天圆地方的学说对后世的经济、建筑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多媒体)?
2、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因为(1)、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而远洋归来的船,人们先看到的是它的桅杆,然后才看到它的船身。
(2)、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释。? ?
3、公元前400多年,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第一次对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论证。他是用什么来论证地球是球形的??
用月食?
(多媒体)?
他观察天象,从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现象中,推断大地的形状为球形。
补充:但是当亚里士多德一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后,当时,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便提出:如果大地真是圆球状的,为什么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没有掉向下面的空中呢?亚里士多德有没有能够回答。那时候,?由于人们还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的。? ?
4、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一只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5、进入20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照片显示,地球就是一个球体!??
总结:
如果要你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月食?
2、海边看船?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地球的宇航照片?
那么,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我们来看屏幕。?
?
活动二:感知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
(多媒体)分析多媒体上的数据?
1、赤道半径为6378KM,极半径为6357KM,平均半径6371KM?
2、地球赤道长约4万千米?
3、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分析、解读与引申:?
(1)、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了21千米,由此可见地球是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但对于我们初中生而言,如果有人问你地球的形状,你只要告诉她地球是个球体就可以了。?
(2)、“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就是赤道上。?
(3)、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地球赤道长、地球的表面积等数据。
?
活动三、建立地球模型?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实在是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地理学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多媒体)?
1、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国家、城市、河流湖泊、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理事物是如何来表示的呢??
用不同的颜色、图例和文字注记。?
过渡: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其特征,下面我们着重研究地球仪。
(小组合作,找出地球仪上的要素)?
2、地球仪上的要素:
<1>、地轴
地球自转所围绕的轴叫地轴。
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极点?
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形成的点叫极点。?
北端叫北极点,南端叫南极点。?
<3>、纬线?
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球仪表面相交形成的圆是纬线。?
形状:纬线是圆形?
位置关系:相互平行?
长度:有赤道向两极递减?
数量:无数条?
<4>、经线?
经过南北极点的一系列的半圆是经线
形状:半圆
位置关系:相交于南北极点
长度:相等
数量:无数条
活动四:随堂练习,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