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2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13.2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8 07:40:15

文档简介


新编人教版语文八下4.13.2《最后一次讲演》写作特色 重点问题
单项选择题
1.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对比??
B.比喻
C.拟人
D.设问
2.“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对比??
B.反复?
C.拟人
D.设问
3.“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
A.对比??
B.比喻
C.拟人
D.反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对比??
B.比喻
C.拟人
D.反问
判断题
5.“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这句话中用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例子说明了反人民的势力是不会胜利的。
??
6.“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说明了正义和真理之间的关系。
??
7.文章中对反动派的人称一直在改变,会让读者感觉到混乱。
??
8.本文感彩很明确,褒贬分明。
??
9.文章多运用设问句和反问句,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10.“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这里的“你”是第二人称。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D
考点:理解修辞手法。?解析:设问,用设问句表达对李公朴先生正义行动的赞颂,又隐含着对卑劣无耻、丧心病狂的反动派的痛恨。
B
考点:正确理解修辞手法。?解析:反复,用反复的修辞,连用了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
3. D
考点:正确理解修辞手法。?解析:反问,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的必然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这段对特务们的称呼由“他们”改为“你们”,直斥敌人,痛斥色彩更加强烈。
4. A
考点:正确理解修辞手法。??解析:对比,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爱国人士站起来斗争,表达了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判断题
5.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例子进行反问,运用反问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使感情表达更强烈,更震撼人心,说明反人民的力量终将灭亡。
6.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解析:用因果关系的句子,强调了”真理“对于”正义“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勇往直前。
7. F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对敌人正面斥责揭露时用“你”“你们”,显示演讲者的毫不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罪行或揭穿他们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极端的愤怒和轻蔑之情。激励人们团结战斗时用“我们”,表达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一起战斗的感情。“我们”与“你们”交替使用,更显出演讲者感情的鲜明和立场的坚定。
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写作特色。??解析:本文写什么人,用什么词,褒贬分明。在写国民党反动派时用了“最卑劣最无耻”“毒手”“偷偷摸摸”等贬义词,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憎恨之情。写进步力量时用了“光荣”“光明”等褒义词,表达了对进步力量的赞美之情,有力地表达了感情。
9.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运用设问句和反问句,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好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这是一个带有斥责的感情。“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语气凌厉,使敌人处于被动地位。
10. T
考点:正确理解人称的作用。?解析: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表述,当面质问特务,表达感情更直接,打击力度更强,表现了闻一多的大无畏精神。
课件20张PPT。最后一次讲演[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805010201R820413XY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余尔 学习目标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壹探究文章重点问题贰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壹语言特点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感叹句中连用两个“最”字,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之情。语言特点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设问,用设问句表达对李公朴先生正义行动的赞颂,又隐含着对卑劣无耻、丧心病狂的反动派的痛恨。语言特点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表述,当面质问特务,表达感情更直接,打击力度更强,表现了闻一多的大无畏精神。语言特点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反复,用反复的修辞,连用了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语言特点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连用“他们”,表达了演讲者极端愤怒和蔑视的感情,使敌人没有喘息的机会。感叹句表达了演讲者愤怒控诉、尖锐讽刺的感情。语言特点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反问,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的必然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这段对特务们的称呼由“他们”改为“你们”,直斥敌人,痛斥色彩更加强烈。语言特点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对比,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爱国人士站起来斗争,表达了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语言特点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反问,运用反问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使感情表达更强烈,更震撼人心。语言特点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用”光明“和”黑暗“这对反义词,表明对冲破黑暗,争取光明充满信心。语言特点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用因果关系的句子,强调了”真理“对于”正义“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勇往直前。探究文章重点问题贰问题探究本文依据表达特定感情的需要,人称不断变换,试分析不同人称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对敌人正面斥责揭露时用“你”“你们”,显示演讲者的毫不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罪行或揭穿他们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极端的愤怒和轻蔑之情。激励人们团结战斗时用“我们”,表达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一起战斗的感情。“我们”与“你们”交替使用,更显出演讲者感情的鲜明和立场的坚定。写作特色1.运用褒贬词语富有感情。 本文写什么人,用什么词,褒贬分明。在写国民党反动派时用了“最卑劣最无耻”“毒手”“偷偷摸摸”等贬义词,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憎恨之情。写进步力量时用了“光荣”“光明”等褒义词,表达了对进步力量的赞美之情,有力地表达了感情。写作特色2.在句式上多用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运用设问句和反问句,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好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这是一个带有斥责的感情。“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语气凌厉,使敌人处于被动地位。感叹句,一方面激发听众的感情,另一方面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如:“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对反动派的憎恶、痛恨之情溢于言表。主题归纳 本文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的演讲。闻一多先生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高度颂扬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与反动派斗争到底。探究了文章的重点问题二学习小结体会了语言的特点一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