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 测量电阻鲁科版 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任务一:1、实验原理是什么?
2、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请设计电路图。1、实验原理:
2、测量工具:
(伏安法测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甲方案乙方案 优点:
元件少,操作简单。 优点: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3、电路图:保护电路。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②4、实验如何操作?请设计实验步骤。
5、请设计表格。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任务二:4、实验步骤:④根据测得的电压、电流值算出电阻。
求出电阻阻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电阻的阻值。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通过电阻的电
流,重复上述实验。②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
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①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5、实验表格:_④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连入电路中。
⑤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
阻值最大处。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②电压表、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③电流要从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
流入,“-”接线柱流出。◆正确读数、如实记录。
◆准确计算电阻、电阻平均值。
◆组内分工合作,提高效率。温馨提示1、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
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滑动变阻器上方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温故知新 甲地和乙地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是R0,现发现输电线某处发生了短路。请将虚线框内的电路补充完整,并用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短路位置到甲地的距离。 若只有电压表,但另给你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利用图示器材还能测量出Rx的阻值吗?R0 若只有电流表,但另给你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利用图示器材还能测量出Rx的阻值吗?R0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到了什么知识?体会到了什么精神?用到了什么方法?温故知新堂清练习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
用是( )。
A.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B.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C.保护电路 D.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 )。
A.向电路中连接变阻器时,应该使滑片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
位置。
B.向电路中连接开关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
C.开关应该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 。
D.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 BC3、用如图甲的电路测定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
(2)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有示数但不发生变化,此时电路中的一处故障是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定值电阻R断路 D.定值电阻R短路
(3)闭合开关.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会 ,该同学完成一次实验后,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
A.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进行几次测量
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再进行
(4)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将数据填入到表格中,则根据所测数据可知被测电阻的阻值R= Ω。C变小B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