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二年级上册(青岛版)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资源”这一名词,知道哪些是动物资源,哪些是植物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身边的用品,看一下它们都是哪些材料做成的,知道这些材料是来自动物资源还是来自植物资源。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动植物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培养学生珍惜爱资源,拒绝浪费的社会情感。
教材分析
关于世界,儿童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与动植物交朋友,喜欢探究它们的奥秘,本课顺应学生的天性,从学生身边的学习用品入手,通过观察、触摸等手段,开始进行科学研究,通过思考学生不难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来自动植物资源,使学生感受到动植物资源的丰富多样性。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对比,使学生意识到建身边物品与动植物之间的存在着联系。
难点:1、能够按照材质的不同(动物资源或植物资源),对物品进行分来类,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记录,并且能够比较清晰的表达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书包、布笔袋,毛笔,铅笔。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科学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我们衣服的材料来自哪里,你知道吗?”
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有的说:“衣服是棉布做的,他来自于棉花。”有的说“有的衣服是丝绸的,它来自于蚕吐的丝。”(复习导入,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
教师继续引导:“我们身边的很多物品,它的原材料都来自于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究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带着这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板书课题《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二、探究活动一:
探究目的:思考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
探究方法:小组合作,组内交流。
探究过程:
1、结合图片问题:桑树和山羊都有哪些用途,进行组内交流,并完成活动手册的第一题,把交流结果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录下来(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画)。
2、成果汇报,同学们的讨论十分精彩。有的同学说:“桑树的叶子可以养蚕,蚕吐丝可以做衣服,桑葚可以食用,树干可以加工成家具,树干粉碎后木浆可以造纸,植物还可以美化环境”。有的同学说:“山羊可以为我们提供奶源,山羊皮毛可以做成靴子,羊毛可以纺线,羊肉可以供我们食用”。(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适时给予积极的评价)
3、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都是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珍惜动植物资源。(这里教师要强调“资源”这一名词,并把其作为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探究活动二:
探究目的:观察身边的学习用品,说一说制作它们的材料都来自哪些动植物资源。
探究方法:小组合作,组内交流。
探究过程:
1、观察不同的物品,看一看制作材料都来自哪些动植物资源。
2、交流完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文字)记录自己的答案。
3、汇报成果:有的同学说:“毛笔的笔头是用动物毛发做成的,属于动物资源;笔杆是用竹茎做成的,属于植物资源。”有的同学说“纸张是用木浆做成的,属于植物资源。”(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适时进行积极准确的评价)
4、教师小结:不同的物品,它们的材质不同,有的来自动物资源,有的来自植物资源,有的则是多个部分的复合体,既有动物资源,又有植物资源,我们要学会积极观察和辨识。
三、拓展活动:
其实动植物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回家找一找都有哪些动植物资源做成的物品。
四、科学殿堂:
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没有动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同学们大胆猜想,踊跃发言)
教师播放小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明白没有了动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鼓励学生要珍惜资源,拒绝浪费。
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资源
动物资源 植物资源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