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二年级上册(青岛版)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组装小书架
教学目标
认识小书架,了解小书架的构造。
认识拼装小书架所用的工具名称以及用途。
探索组装书架的方法,发扬自己的创新精神。
从小组合作探究中,体会到创新合作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教材分析
《组装小书架》是青岛版教材二年级第五单元常用工具的第二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生活场景,借助问题,引发需求,让学生认识螺丝刀,了解常见螺丝刀的功能,从而学会选择合适的螺丝刀并能使用螺丝刀来组装小书架放置课本,最后感受到特殊的工具可以应对特殊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小书架的构造以及组装小书架所用到的工具。
教学难点: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1、螺丝钉、小木板、胶水、彩纸、剪刀
2、多媒体课件数张
3、操作记录单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学生书桌的图片,几张图片分别是同一书桌的不同状态,让学生讨论哪张照片上的书桌最整洁、最美观。引导学生找出图片,并讨论是什么让书桌从“乱哄哄”变得整洁呢?
学生:是书桌上的小书架。
教师:是啊,同学们可真细心,是一个精美的小书架让原本乱哄哄的书桌变得非常美观,你们想不想也让自己的小书桌变漂亮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组长小书架,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五课《组装小书架》!
认真观察、认识工具
活动一:观察小书架
教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小书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书架是由什么组成的。
小组讨论小书架是什么结构的、用到了哪些材料、分别是什么。
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总结出小书架用到了木板和螺丝钉。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螺丝钉有什么不同,并说出他们的差别在哪。
活动二:认识了解组装工具
根据刚才学生的交流和展示,引出问题:组装小书架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顺势引出螺丝钉与螺丝刀,展示螺丝刀,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一”字与“十字”螺丝刀和对应的螺丝钉。
教师引导学生领悟螺丝钉所对应的螺丝刀。
小组进行研究讨论:①怎样旋转是拧紧?怎样旋转是拧松?(右紧左松))②哪种方式更省力。
发放提前准备的小工具,小组合作实验,验证刚才讨论的结论。
播放螺丝刀拧紧螺丝的小动画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印象。
总结螺丝刀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的事项,保护好自己的手不要受到损伤。
活动三:小组合作、动手组装
1、教师发放提前准备好的螺丝钉、小木板、胶水、彩纸和剪刀,小组之内合作组装自己的小书架。
2、装饰小书架。
3、班级内进行投票评比,哪个小组做的书架最结实、最美观。
三、评价与创新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孩子进行分工,杜绝出现小组之内有不参与的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接触科学,动手实践。
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孩子思维,利用这些材料可以组装成什么样子的书架呢?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组装完毕后进行小组展示,评选出最美小书架,教孩子学会欣赏、赞美他人。
对一些比较难以操作的过程,老师进行示范展示和讲解。
组装真个小书架的过程中,要保证孩子的安全。
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组装小书架
螺丝钉 螺丝刀
一字 十字
右紧左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