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内容练习题(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内容练习题(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8 20:2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练习题(二)
(上册三、四单元内容)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4分)
1、古诗文默写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1分)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2分)
(3)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1分)
(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两篇名文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用“ , 。” 两句写出自己“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2分)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
. 。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上正确的汉字。(4分)
(1)我一面yìnɡ chóu( ),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
(2)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zhènɡ zhònɡ qí shì( )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3)鸭们十分ɡuāi qiǎ。( )。
(4)过不一会,暴风雨就xiē sī dǐ lǐ( }地开始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战士们拮据了一个堡垒,奋勇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B、这次期末考试没考好,她惘然若失,一连几日闷闷不乐。
C、这么多天过去了,我对妈妈的思念不但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
D、医生劝小张戒烟,他却置之不理,结果得了很严重的肺病。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删掉“通过”。)
B.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许多
人的读书指南。 (在“许多”前加上“成为”。)
C.初三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 (把“要”改
为“能否”。)
D.《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性作品,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把“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和“调换位置”。)
5、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班级以“周末补习的利与弊”为辩题组织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以辩手的身份陈述己
方观点。【正方:周末补习利大于弊。 反方:周末补习弊大于利。】
我方认为: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倩,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曰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至若春和景明( )(3)而或长烟一空(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二)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④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曰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③征辟(bi):征召、推举做官。
④考城:地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母诣香告元不孝/及郡下,诣太守
B.陈人伦孝行/杂然而前陈者
C.卒为孝子/不足为外人道也
D.枳棘非鸾凤所集/谢太傅寒雪曰内集
1 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
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仇香有哪些“至行”? (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2)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3)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末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
(4)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5)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字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己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1 3、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4分)

(五)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17分)
好人
爱玛胡
(1)要过春节了,门诊的病人却一点不见少。大多是想趁年前看病开点儿药,迷信的说法是过年上医院晦气。
(2)我屁股不挪窝地一直看到下班时间,眼看门口没有病人了,隔壁诊室传来锁门的声音。我站起身,伸伸腰和脖子,准备洗手下班。
(3)刚关了电脑,门口一个人影一闪,又晃了回来,是个60多岁的男子,貌不惊人,穿一着旧棉服,手里还拎个大行李包,看去沉甸甸的。
(4)他拿着挂号单问我:“看病在这里吗?”我说,“下班了,去急诊吧。”看他脸色不好,我想:只当做个好事吧。接过挂号单,我把电脑重新开启,说:“算了,我给你看完病再走吧。”他有点儿局促地跟我道歉:“耽误您时间了。”坐下,把包放在双腿间夹得紧紧的。
(5)原来,他刚刚在开车时突然感到心慌,心跳得很快,当时人就快要晕过去,眼前一片模糊,出了很多汗。亏他还晓得把车开到路边停下。
(6)他坐着歇了会儿,感觉好些了,抬头发现正巧在医院旁边,就挂了个号。我一听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于是检查了血压、心跳,开检查单:“你应该是心律失常了,去查血、做心电图。我估计你要住院。”
。 (7)他一听就急了,双手直挥:“医生,我不住院,你给我开点儿药吃就行。”
(8)怕住院的病人不止他一个,我说:“不管住不住院,检查你总要做,那样我才知道该开什么药给你呀。”
(9)他觉得有理,接了单子,拎包要走。
(10)我说:“心脏不好还拎着重物满楼跑,出事我可负不起责。包就搁这,没人拿你东西,我帮你看着。’’那包四角都磨得起毛了,能装什么好东西?老人就是这样,啥都当宝。
(11)他犹豫一下,把包放下,走了。
(12)我起身把他的包踢到桌子下面,别说,还挺沉。我上了个厕所,刚晃回来,他就进门了,手里拿着报告:果然是心律失常,还好没有缺血。
(13)我劝他最好留院观察,但他还是坚持只开药不住院,他说他有事,要宽限两天,已经打电话叫人来接他了,路上不会出事。
(14)强求不得,我开好药方签好字,递给他时问:“什么事比命金贵呢?我搞不懂你。”他说:“医生你不晓得,我带了一二十号人做工程,年底好不容易才结清账,一百多万在包里,我要赶回去给大家发工钱好过年。”
(15)一百多万?一百多万什么?我傻了,指指桌下的包,他点点头。我脑海中闪现出各种拖欠工钱、被跳楼索酬的黑心老板的报道新闻,脱口而出:“你真是个好人呀!那你可千万注意,一忙完就要看病,好人要活长一些。"
(16)这时,接他的人来了,弯腰从桌底把包拽出来。
(17)我说:“你心也真大,一百多万就交给不认识的人管。”
(18)他冲我笑道:“我知道你是好人。”
1 5、根据小说的情节,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4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下班了,我重新开电脑为老人看病!
发展 (1)
高潮 (2)
结局 我也被老人说是“好人”


1 6、选文最后“他”认为“我"是“好人”,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5分)

1 7、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他一听就急了,双手直挥;“医生,我不住院,你给我开点儿药吃就行。”(2分)
. .
他坐下,把包放在双腿间,夹得紧紧的。(2分)

1 8、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4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请以“ 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练习题
语文(二)(上册三、四单元内容)答案
大题 小题 分值 答案(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1 10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 ⑵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 ⑶月是故乡明 ⑷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⑸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每句1分,共10分)
2 4 ⑴应酬 ⑵郑重其事 ⑶乖巧 ⑷歇斯底里 (每处1分,共4分,每错1字扣1分,只扣该处。)
3 3 A(拮据:指生活贫困,缺少钱,情况窘迫。用在句中不妥,改为“占据”。B惘然:指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C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D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4 3 D (语序不当。应该把“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调到“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后面。)
5 4 示例1:我方认为周末补习利大于弊。(1分)首先,参加周末补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1分)其次,选择提高性的周末补习课程,还可以提升学习能力,拓展视野;(1分)再次,初中生本该以学业为重,多花些时间学习也是理所应当的。(1分)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周末补习利大于弊。 示例2:我方认为周末补习弊大于利。(1分)首先,老师过多的介入会让我们产生习惯性的依赖,限制了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1分)其次,周末补习占用了我们的休息时间,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1分)再次,周末补习需要一定的费用,给父母带来了经济压力。(1分)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周末补习弊大于利。
二、阅读理解 50分 6 3 ⑴胜(美好) ⑵景(日光) ⑶一(全)
7 4 ⑴(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得无……乎:文言固定结构,译为“莫非……吧,”或者“大概……吧。”)(2分) ⑵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互文见义,翻译要准确。)
8 3 B(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不同)
9 3 A(诣:拜访。B陈:陈述,陈说/陈列,摆开。C为:成为/向,对。D集:栖息,停留/聚集,聚会。)
10 3 吾近日过元舍 / 庐落整顿 / 耕耘以时 / 此非恶人 (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1 3 ⑴不偏听偏信,(1分)⑵善于说服别人,(1分)⑶亲近乡民,(1分)⑷不慕名利(1分)⑸讲究仪容仪表。(1分)【能答到其中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有一个叫仇香的陈留人,虽德行高尚,但沉默寡言,乡里无人知道他。年龄四十岁时,担任蒲亭亭长。有个叫陈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他的母亲拜访仇香向他控告陈元忤逆不孝。仇香吃惊地说:“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说明他不是一个恶人,只不过没有受到教化,不知道如何做罢了。你年轻时守寡,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今年纪已老,怎能为了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勤劳和辛苦?陈元的母亲哭泣着起身告辞。于是仇香亲自来到陈元家里,(向他)陈说伦理孝道,讲解祸福的道理。陈元感动省悟,终于成为孝子。考城县令王奂听说了这件事,说:“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百里之内的县府官职,不是大贤的道路。”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 仇香在太学学成,回归乡里,即令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一定是衣服整齐。平常,从来看不见仇香因喜怒而改变声音脸色。他不接受官府的征聘,后来在家里去世。
12 3 D(应该是“总分”的结构。)
13 3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以甲骨文和简帛谁有发现收集,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为例,说明挖掘文化遗产很有必要。(3分)
14 4 ⑴要知晓文化家底;⑵要挖掘文化遗产;⑶要深入研究文化。 【意思答对即可。每点1分,三点都答到给4分。】
15 4 示例:(如果没有以“我”为陈述对象,扣1分。) ⑴我阻止老人带大包去做检查,要他留下包帮他看管。 ⑵听老人说了包里的秘密后,我说老人是“好人”。
16 5 我已下班,但依然耐着性子为病人看病;(1分)虽对病人视若珍宝的包很好奇,但并未私自偷看(1分);我对病人细心、叮嘱仔细(1分):这在病患眼里,“我”是一位医德高尚,值得信赖托付的好人。(2分)
17 4 ⑴“直挥”这一动作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病人有急事,不愿住院,着急的心理。(2分) ⑵“紧紧”表现他夹得很用力,反映出病人对这个包的看重,视若珍宝,生怕有个闪失的心理。(2分)
18 4 ⑴“我”充当线索贯穿全文,以“我”的所见所闻结构全文(1分)。⑵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1分)⑶以第一人称“我”,使小说变得真实可信。(1分)⑷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主题“好人”。(1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请以“______,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O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4.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5.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