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读填图能力检测题(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年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读填图能力检测题(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6-16 17: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9年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读填图能力检测题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春、夏、秋、冬四季排列甲图A、B、C、D四个地球公转位置的顺序: D,A,B,C
(2)读甲图可知,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的规律是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往返移动 。
(3)出现乙图的太阳光照射情况时,地球位于甲图公转轨道的 A 点;此时,地球处在公转道的 远 日点附近,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23026’N(北回归线) 。
(4)读乙图,此时,A、B、D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各是:A 43008’,B 900 ,D 46052’。此时,昼夜长短按纬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到北昼越 长 ,夜越 短 ,赤道上昼夜 平分 ,北极圈内为 极昼 ,南极圈内为 极夜 。
(5)排出乙图中A、B、C、D四点白昼从长到短的顺序: D,C,B,A ;C点的昼长为 16 时。
(6)若乙图中A、B、C、D四点所在的经度为东经1200,此刻E点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2 时。
2、读“世界局部地区一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箭头标出A、B、C三处的风向。其中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西南风。
(2)控制亚欧大陆的高气压中心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该中心近地面大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空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在北太平洋上的为低(阿留申)气压中心,其近地面空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3)亚洲东部的主导风向为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干冷空气,使东亚冬季气候具有寒冷干燥的特征;欧洲西部的主导风向为西风,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空气,使西欧冬季气候具有温暖湿润的特征。
3.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乙图,表示冬季风的是甲图。
(2)亚洲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包括 东 亚、 东南 亚和 南 亚。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的是东 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的是 东南 亚和 南 亚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的是 东 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的是 东南 亚和 南 亚地区。
(3)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它是 冬 季风的源地,由此吹出的偏北风具有 低温干燥、风力强劲 的特性;B气压中心属于 副热带高 气压带,其北部吹出的偏南风越过赤道后具有 高温、湿润 的特性。
(4)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海陆热力差异 ,其他原因还有: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②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5)说明乙图所示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由南半球 副热带高 气压吹出的 东南 信风,夏季向 北 越过赤道后,在 地转偏向 力的影响下,向 右 偏转而成西南季风。
4.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①~④数码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名称、气候特征和主要形成原因填人下表中。
代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形成原因
①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②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少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③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暖夏凉,各月降水均匀 常年受西风影响
④ 极地气候 终年寒冷少雨 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2)⑤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可分为雨季和干季;⑥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分为雨季和旱季。⑤⑥两种气候特征相似,但形成原因各不相同:⑤是由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⑥是由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影响而形成。⑨为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⑦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⑦⑧两种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各异:⑦是由副热带高
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⑧是由夏(东南、西南)季风和冬(西北)季风交替影响而成。
(4)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的特征明显,从赤道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亚洲东海岸从南到北依次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
5。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为北赤道暖流,它是在东北信风的常年吹拂下形成的;②西风漂流, 它是在西风的常年吹拂下形成的,这类洋流统称为风海流。
(2)③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底层海水的流动方向是自东向西,这种洋流叫水平补偿流;④海区海水垂直运动的方向是从下至上,这种洋流叫垂直(上升)补偿流。
(3)⑤海区表层洋流的方向:夏季呈顺时针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流动,这是由于该海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的缘故,这种洋流称为季风洋流。
(4)按照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排列图中A、B、C、D、E、F各点海水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E D B C F A。
(5)按照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排列图中a、b、c、d、e、f各点海水盐度从高到低的
顺序c e d a f b。
6.读“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示的板块名称:
①南极洲板块 ②印度洋板块 ③非洲板块
(2)图中A B为大西洋中脊,它是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其海底地貌表现为海岭。
(3)图中C D为东亚岛弧带,它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其海底地貌表现为海沟。
(4)根据海洋地壳的形成机制,排列图中a、b、c、d四处海底地层从新到老的地层顺序:d c b a。
(5)图上甲、乙、丙、丁四处中,由两个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巨大山脉的是乙处;因两个板块相互分离而形成裂谷和海洋的是丙处;因两个板块相互挤压而使海洋缩小的是丁处;因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海岸山脉的是甲处。
7.该“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4) (1)写出图中数码所示的自然带名称:
①热带雨林带 ②热带草原带 ③热带荒漠带 ④温带荒漠带
⑤温带草原带 ⑥亚寒带针叶林带 ⑦苔原带 ⑧冰原带
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⑩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⑾温带森林 ⑿高山植物带
(2)将图中下列数码所示的自然带与对应的土壤、气候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 A.红色、棕色栗钙土 a.热带雨林气候
⑦ B.荒漠土 b.热带草原气候
③ C.砖红壤 c.热带沙漠气候
⑥ D.红、黄壤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⑦ E.灰化土 e.苔原气候
⑨ F.冰沼土 f.亚热带季风气候
①一C—a ②一A—b ③一B—c ⑥一E—d ⑦一F—e ⑨~D—f
(3)按下列气候特征,找出图中相对应的自然带(把数码填入括号内):
全年高温多雨( ① ) 终年高温,降水很少( ③ )
全年气温很低,降水很少( ⑦ )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 ④ )
一年分为雨季和干季( ② ) 气温极低,冰雪覆盖( ⑧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⑨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⑩ )
(4)写出下列两种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
非洲大陆自然带呈对称分布,从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中纬度地区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明显,从沿海到内陆由于干湿度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出现由森林带 草原带 荒漠带的变化规待。
8.读“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 东南亚 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水稻的主要生产国有:①中国、②韩国、③日本、④越南、⑤泰国、⑥印度、⑦印度尼西亚。
(2)决定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选择)( A )。
A.热量和降水 B、地形和土壤 C.交通运输 D.市场和政策
(3)⑥国水稻种植业所属的农业类型是(选择)( B C )。
A.粗放农业 B.密集农业 C.自给农业 D.商品农业
(4)比较①国和③国水稻种植业的异同,填写下表:
图号 主要分布地区 经营方式 单产 机械化水平 水利设施 科技水平
① 南方地区 小农经济 较高 较低 较差 较高
③ 本洲、四国、九州 小农经济 较高 较高 较好 高
9.读“我国鞍钢和宝钢的区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是鞍山钢铁公司,它位于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中部。基地附近主要的钢铁消费市场有:B.沈阳 C.长春 D.大连
(2)图中F是宝山钢铁公司,它位于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东部,长江和黄浦江的交汇处。基地内主要的钢铁消费市场有:E 上 海 G 南 京 H 杭 州 等。
(3)列表比较鞍钢和宝钢的原料燃料来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以及所属的工业布局类型。
项 目 鞍 钢 宝 钢
燃料(煤) 来自山西、黑龙江等地 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
原料(铁矿石) 来自鞍山当地 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进口
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为主 海运、河运、铁路运输结合
主导区位因素 接近原料产地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工业布局类型 煤铁复合体型 临海型
(4)鞍钢和宝钢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宝钢对环境的污染小于鞍钢的原因是:①设备先进,排污量小; ②工厂位于远离上海的郊区。
10、读“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和著名城市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有: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印度河谷地、
③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平原、④尼罗河谷地、⑤爱琴海沿岸(南欧)地区、⑥中美地区,它们一般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冲积平原上。这些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中,至今仍是世界城市密集地区的是(填数码)①⑤。
(2)A国著名的城市带是东京一横滨和大阪神户城市带,它们分布在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影响该城市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临海、交通方便。
(3)B国的3个著名城市带中,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是波士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带,位于中部平原的是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位于西部沿海地区的是圣弗朗西斯科一圣迭戈城市带。
(4)C国著名的城市带分布在莱茵一鲁尔地区,影响该城市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煤炭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河运、铁路);自然条件优越(河谷地形,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科技发达;历史发展基础好。
11.读“东部沿海地区铁路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条铁路中,京九线是②。京九线北起北京,南到香港的九龙,与之平行的南北向铁路干线①是京广线,③是京沪线,与之交汇的东西铁路干线④是陇海线,⑤是线浙赣。
(2)京九铁路途经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南昌市,跨越长江的地点在九江市,该市附近的著名风景区是庐山。京九铁路经过的革命根据地中,位于D、E两省交界处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位于F、H两省交界处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京九铁路经过的全国性商品粮棉基地中,分布在A、B、C三省的是冀东南、鲁西北和豫北商品棉基地,分布在F省的是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分布在G省的是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
(4)读图完成下列选择(只有1个正确选项)。
①京九线与陇海线的交汇处是( B )。
A.徐州 B.商丘 C.郑州 D.洛阳
②修筑京九线难度最大的地段是( C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南岭山地 D.珠江三角洲
(5)建设京九铁路的重大意义有:
①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活跃整个铁路网
②促进沿线9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发展
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促进香港和内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2、下图为甲、乙两城市布局示意略图,若两城市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就交通线布局来看,甲城市优于乙城市,理由是:
①甲城过境干线不穿越城区,不影响市内交通,对城区的噪声污染小;
②甲城火车可直达码头,便于水陆联运;
③甲城交通网布局合理,市内交通较为便捷。
(2)就城市供水设施来看,甲城市优于乙城市,理由是:
甲城集中供水,自来水厂建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乙城分散供水,有些水厂建在河流卞游,水质受工业、生活废水污染。
(3)就生活服务设施来看,甲城市优于乙城市,理由是:
甲城生活服务设施分散,不易因人流集中而阻塞交通;
乙城商业区、文娱场所过于集中,会造成交通阻塞。
(4)就工业分布来看,乙城市优于甲城市,理由是:
甲城工业区在城市上风方向,工业废气对城市污染大;
乙城工业区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且位于河流下游,工业“三废”对城市污染小。
13.读“某国新兴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B为美国 (国家)的“硅谷”新兴工业区,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市的东南部。
(2)世界上,与B工业区相似的新兴工业区有: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地区、英国的苏格兰地区、日本的九州(硅岛)地区。
(3)刺激B工业区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位于美国西海岸中部,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属于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候;
③有高等院校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持;
④交通便捷,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邻近旧金山航空港;
⑤国家军事订货的支撑。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