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训练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训练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7 21: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训练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2.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1842年 1860年 1862年 1895年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5.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6.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7.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8.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如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10.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如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12.引发如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追签订了(  )
追签订了(  )
时间
1894年前
1900年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导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14.如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
15.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二.材料题(共3小题)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乡。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酷炎的夏日”是哪国侵略者?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曾有过三次分离,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的是近代哪次战争?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何时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谁?
(3)除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图二中两人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
(2)依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两国的不同影响。
18.(2017秋?望谟县期中)阅读材料: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件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
﹣﹣吴玉章《辛亥革命》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亡国条约”和“东方小国”各指什么?
(2)材料中的“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指的是哪次战争?中国战败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中的“亡国条约”的内容是什么?(任写三点)
(4)该“亡国条约”的签订给当时中国带来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