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2016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同步测试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孙中山和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其中“内部条件”是指( )
A. 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严重
B.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D.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3、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4、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5、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 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D. 红军长征扩大了党的影响
6、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7、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之一,“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在井冈山( )
A.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8、下列关于红军长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B. 长征是被迫进行的,是反围剿失败后的逃跑
C. 长征是红军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D. 长征始于1934年10月
9、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10、1971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其《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中论述道:“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是基于( )
A.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
B.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
C.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
D.长征实现了中共伟大的战略大转移目标
11、“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2、毛泽东在《长征》这首诗中生动刻画出红军将士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D.陕北吴起镇
13、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前过年贴门神,为叫门神守家门。
门神贴了几千载,穷人终究是穷人。
如今来了红四军,贴上对联迎新春。
上联是:共产党是大救星
下联是:苏维埃是咱命根
14、民谣具有时代特点。下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合作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
15、毛泽东的诗词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反映红军长征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二、材料题(16题12分,17题13分,共25分)
16、观察图片,完成相关探究问题。(12分)
【走向合作】
材料一 下图是某战役的形势图
(1)上图是 形势图,图中A处创办的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且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图示战役做了准备。(4分)
【走出自我】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在中国的广大区域内,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创造了人民的军队,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革命道路”的具体表现。(6分)
【走向成熟】
材料三 从1936年长征结束,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再到1953年赢得抗美援朝战争,长征精神在军事上完成了完美演绎。但长征精神的奇迹还在延续,长征是中华民族可以永恒汲取的精神财富,深藏民族复兴的“精神密钥”,长征精神已烙印在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
——戴旭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精神秘钥”的理解与认识。(2分)
17、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有人曾这样描述近代史上这件大事:“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南湖”“画船”是什么事件?(2分)
材料二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新浪新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时期为了“对症下药”具体开了剂什么样的良方。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 1935年1月……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是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
(3)材料三中的会议名称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召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何重大意义?(3分)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4)这场变革的领路人是谁?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 B B C A C B B A B 11---15 C C D D C
二、材料题
16、(1)北伐战争;黄埔军校。
(2)表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失败后从城市转向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工农革命军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精神秘钥”就是长征精神,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17、(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共一大的召开)。
(2)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邓小平。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