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5 做框架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5 做框架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08 21:1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做框架》
5.做框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脚架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做简单框架。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让学生自己捆扎这样的框架,并发现三角形框架稳定,四边形框架不稳定,再进一步研究怎样把四边形框架加固,认识斜杆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做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第二部分: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并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这部分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动手做,灵活应用知识体验框架的作用。为了较好地达到这个目的,教科书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如何承受向下的压力。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的起重机、输电线铁塔都是一种框架式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更大的空间,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2.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科学知识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学会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难点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 教学突破
通过让学生观察“鸟巢”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结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作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橡皮筋、筷子、竹棍、竹签或塑料吸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新课。 教师阐述:同学们,最令我们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之一,就是我国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作为奥运会主场馆的国家体育馆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它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个建筑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鸟巢。
交流谈话:同学们想了解它吗?
教师播放鸟巢视频,并指导学生观察建筑特点,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教师谈话:目前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汶川地震之后,各地新建的楼房,都采用这种结构,同学们知道这种结构叫什么吗?
小结: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叫做框架结构,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节内容《做框架。》
(点评用学生熟悉并觉得神秘又引以为傲的鸟巢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给学生设下悬念。)
板书课题《做框架》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活动一:做简单框架 1.准备材料:可以用橡皮筋筷子,竹棍竹签或塑料吸管。因为要加斜杆,所以要准备一些长的筷子竹棍,竹签或吸管。 2.方法指导:用橡皮筋捆扎杆件的接头要用缠绕的方法,而不是打结的方法,可以示范给学生看。 3.做好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后,观察二者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容易变形,要求学生用适当大小的力从不同的方向用力。 4.学生充分感受了三角形框架稳定四边形框架不稳定后,会提出想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的要求。 5.研究增加的斜杆起了什么作用,可让学生用框架演示说明什么情况下起拉着作用,什么情况下起推的作用。 6.用多媒体展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大型框架结构让学生观察,就这些大型框架中的小格子,让学生做出自己的解释。 小结: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框架。
活动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学生活动:做一个正方体框架,用力拉或压,感知它的坚固性。 提出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呢? 教师阐述:有了前面的基础加固框架就不成问题了,只要我们给他加斜杆就可以了,但是怎样做才更加科学呢?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让学生说说加固这个框架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这个问题可以说没有标准答案,在什么位置上都可以加斜杆,一般来说可以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上加,也可以在正方体内部斜着加,让学生意识到具体加固框架的方法是多样的 (2)根据具体需要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这是引导学生考虑实际需要和节约材料的问题。 (3)要让学生注意到制作要求是,用较少的斜杆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在后面的评价中要用这个标准来检查评价,不考虑需要,任意多加斜杆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涉及到了技术设计的一个基本思想:满足需要,节约成本。 (4)用一根斜杆为例,分析它起的作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根斜杆,要学生具体说说是形成了什么样的力,使它能阻止框架倾斜垮塌,这要用实际的演示操作配合,各根杠杆的作用是相同的,说明一两根的作用就可以了。各小组检验制作的框架的承重有多大?在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检测它能承载多少本? (点评:通过具体的放置书本,检验它的承重能力,这既是对框架结构的检验,也是对学生自己制作作品的检验。) 评价总结: (1)抽几个小组展示交流加固方案,测试承重,分析优点 (2)比较在这些制作的框架中,你们觉得哪个小组做的最好?为什么呢?
小结:大型框架结构都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的,这种结构除了能够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外,还能节省材料,减轻自身重量的优点。
三、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回顾并总结。
教师总结:生活中同学们看到过很多类似框架搭成的物品或建筑,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制作简单的框架和正方体框架,并通过亲自检验,知道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框架,大型框架都是由基本的三角形框架组合而成的,这种结构除了能够增强稳定性外,还能节省材料,减轻自身重量的优点。 四、拓展活动 请同学们课外找找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框架结构,把它们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5.做框架 活动一:做简单框架 小结: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框架, 活动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小结:大型框架结构都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的,这种结构除了能够增强稳定外,还有节省材料减轻自身重量的优点。

练习设计 1.框架铁塔从结构上看,包含了, 形, 形, 形,其特点是( ), 所以比较稳固不易倒塌。 2.判断正误。 (1)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 ) (2)三角形框架,在一般情况下都要比四边形框架坚固。 ( ) (3)在很多复杂的建筑物中,框架的使用都是组合式的。 ( ) 3.三角形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易变性 b稳定性 c灵活性 d美观性

参考答案
1.三角,四边,拱,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
3.b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从开始到最终,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探究。由于学生通过电视网络对鸟巢都非常熟悉了,本节课由鸟巢引入,用意在于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由学科学向探究科学的转变。
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本课的教学贯彻了这一理念。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学生的准备也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心中有谱才能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动手制作,通过制作简单框架,加固四边形框架,制作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制作技能,也能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还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和做实验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