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08 11:2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比例的意义。
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
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发现和运用知识,体现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体会事物之间的相对联系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探究发现。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通过向学生讲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里,用脚长推身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也想拥有和福尔摩斯的神奇本领。
继而引出课题:这就跟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有关。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探究新知
复习“比”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比的知识: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各部分:比号的前面是比的前项,比号的后面是比的后项
复习比为了给接下来学习比例做准备
学习比例的意义
出示不同场景下的三面国旗,分别给出长和宽。
引导学生对三面国旗进行对比,并对长和宽的比和比值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三面国旗长和宽的比,比值都是3/2。
教师向学生解释比值相等的原因:国旗法的规定,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请学生从各个写出的比中任选两个组成等式。
由此引出比例的意义:像这样,两个比相等,我们就说,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这就是比例的意义。
(课件出示比例的意义,让学生齐读)。
并指导试着写成分数形式。
对学生比例的意义的学习成果进行随堂检测。
(出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明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鼓励。
学习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回顾,在比中,比号的前面是比的前项,比号的后面是比的后项。
那比例中他们也有名字么?
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第41页的内容,找出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并请同学大声的读出来。
(出示一些比例)
让学生依次说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4:1.6=60:40 ……
2.4和40是比的外项,1.6和60是比的内项。
教师板书“内项”和“外项”
4.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表扬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引导学生找出比例里,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间的关系。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适时指导。
学生得出: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教师指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请学生大声朗读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加深印象)
教师强调:分数形式的比组成的比例里,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5.比较比和比例之间的区别
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对比和比例进行区分。
教师小结: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是一个式子,只有两个项。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一个等式,有四个项。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摘自教材习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脚长推算身高
给出人体身高和脚长的比,让学生计算脚长24厘米的人的身高。(出示小福尔摩斯)对导入部分的福尔摩斯神奇的本领进行呼应。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解释算法。
课堂小结,联系生活
1.带领学生回顾新知,让学生再说说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出示生活中很多和比例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课下收集更多比例的生活运用实例,感受比例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