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 课件1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竹里馆 课件1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8 20:34:27

文档简介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诗人在伤感愤慨之后转而澄净淡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诗人在伤感愤慨之后转而澄净淡然的思想感情。

2.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最美好的阅读是从诗歌开始的,阅读一首唐诗,可以让我们在尘世中漂泊疑惑困苦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如何能把一首诗的味儿理解透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阅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歌——《竹里馆》,探寻其中的诗味儿吧。
一、初入诗歌——读味儿

师:我们先齐读全诗,(生读),拿到一首诗歌,是免不了要读了,这就走进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环节,初入诗歌——读味儿,读诗歌首先我们要读准节奏,我想找一个同学来为我们读诗,其他同学听一听看看节奏把握得如何。

(一生读,其他同学点评)

师:你是通过什么来划分节奏的呢?

(明确:可以通过音节和意思划分)

师:那我们再来读诗,记住,读准节奏哦。(生读)
读诗歌第二步,我们要从诗歌中读出画面,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听完后,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只要能说出诗歌提及的景物,用通顺的语言说出即可)师:哦,很不错,王维的诗歌让我们身临其境,看到了一幅幅画面,怪不得苏轼曾评价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第三步,我们要读出情感,这也是朗读一首诗歌的重难点,要想读出感情,就必须要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的心境。那么,下面,我们就深入本诗,去仔细品味诗歌的内涵吧。

二、深入诗歌——品味儿

1、教师示范:析意象——幽篁

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独坐幽篁里”,开篇一个“独”字,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预设)孤独一个人

师:对,只有诗人自己,坐在幽篁之中,幽篁是什么意思呢?

生:竹林

师:这里的幽篁真的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片竹林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郑板桥说“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笔下的景物往往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当自然景物染上了人的情感,我们就把这种景物称之为——生:意象

师:透过意象我们能够窥探诗人的心境及情感,我们就来品味一下“幽篁”这一意象吧,竹给人什么感觉呢?

生:又高又直

师:我们把竹子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竹子的高直象征着人身上怎样的品质呢?

生:高洁正直

师:不错,竹子是高洁正直的象征,我们还可以参考其他诗人的诗歌,老师这里有几句关于竹的诗歌,同学读完之后,思考一下,竹还给你什么感觉呢?

(出示:“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芽。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朱熹)。)

生:(预设)无俗情,脱俗。

师:结合来看,我们可以说竹是高洁脱俗的象征,这是我们品味意象的第一步“抓特征——明喻意”。我们再接着思考,象征想想为何王维不是坐在其他地方,而是坐在竹林之中呢?

生:为了表示自己对高洁脱俗的追求。

师:三十四岁时,王维政治态度积极,跟随张九龄,任为右拾遗,但好景不长,三十七岁那年,张九龄被贬荆州,权奸李林甫独揽朝政,朝中政治黑暗。因为种种原因,王维并没有弃官归隐,但经历人生坎坷的王维,已不喜世事,隐逸之情愈盛,四十三岁时得到辋川别业(今陕西省蓝田县),从此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我们这首《竹里馆》便是在此间所写,王维他已不愿与朝中的黑暗为伍,不愿与世俗同流,也正是他的坚守本心、惟愿高洁脱俗注定了他只能自己孤独一个人坐在这竹林里。这里我们运用了品味意象的第二步“找联系——析原因”,接着看,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形容这片竹林呢?

生:幽字

师:我能不能不要“幽”字,把此句就改为“独坐竹林里”呢?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明确:不能,“幽”字既突出了环境的幽寂之感,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又带有清幽之味,增加了超凡脱俗之感。

师:这里是我们品味意象的第三步“修饰词——探意味”,现在我们明白了王维坚守本心的孤独之感,我们在读这一句的时候,语气应该?

生:轻慢,突出孤独,重读幽篁,突出高洁脱俗。

(齐读第一句)

2.学生实践:品味意象,探究心境

师:我们刚刚仔细品味了幽篁这一意象,诗中还有哪些意象呢?

生:琴、长啸声、深林、明月

师:每一句当中都有意象,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句,以品味意象为切入点,去探究此句中诗人的心境,并说说你是如何分析的。(主问题:学生小组探讨,交流展示)

(补充助读资料: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称之为“竹林七贤”,阮籍便是其中之一,“傲然自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阮籍虽有济世之才,可魏晋时期,天下多变故,少有全者,他不愿与当时的朝廷合作,为朝政所不容,寓藏了满腔痛苦悲愤,最后每日假装佯狂姿态避世,《晋书》记载,“嗜酒能啸,善弹琴”,王维与阮籍身世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而且也与古代多数文人一样,十分熟悉和仰慕“竹林七贤”啸傲林泉的高致,“弹琴复长啸”一句应该是源于此。)) (明确:弹琴复长啸: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感伤与愤慨,“长”字更是突出了诗人内心的郁闷。

深林人不知:一个深字,突出了竹林之广,诗人是坐在竹林的深处,远离世俗,所以不被人了解。

明月来相照:虽然诗人开始感伤愤慨,但是此刻有明月来伴,诗人看开了一切,就算人不知也无所谓了,明月给人皎洁无暇之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澄净淡然。)

师:我们的王维因为明月,看淡了一切,从刚开始的感伤愤慨到最终的澄净淡然,这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我们在读的时候,也应将我们语气的变化读进去。(师指导前三句读出缓慢低沉,最后一句读出惊喜和满足感)

师:明月的意象是文人墨客的宠儿,很多的诗人都通过明月来寄托情思,我们一起来积累几句吧,你能不能读出每句诗中所寄托的诗人情思呢?

(出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确: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

寄托送别友人的愁情

寄托内心的孤寂悲苦

蕴含时空永恒的哲思)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积累更多的意象。

四、跳出诗歌——续味儿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品味意象去探究诗人的心境,也领略了诗人心境的变化,老师对王维的一生也深有所感,写了一首小诗,想把这份淡然之味延续,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读完后再读本诗。

(出示:年少入世,春风得意;数年官海,几遭浮沉;空有一身抱负,阅尽仕途沧桑;无人知我半点,感伤愤慨一腔。

可叹!可叹!众人皆醉我独醒!

可是,那又何妨,幽篁为友,明月为伴;可调琴,可长啸;半官半隐明我心,也无风雨也无晴。以此终日,足矣!足矣!)

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失意之处,有不被理解之处,伤感是必不可免的,但之后,要如何面对,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愿我们能领悟这份澄净淡然,人生困苦时也能怡然自得。
(共15张PPT)
《竹里馆》
王维
会亭一中 王 丽


★ 读准节奏
一、初入诗歌—读味儿
竹里馆
王维
独 坐 幽 篁 里,
弹 琴 复 长 啸。
深 林 人 不 知,
明 月 来 相 照。
/
/
/
/
/
/
/
/
一、初入诗歌—读味儿
★ 读准节奏
★ 读出画面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苏轼
★读出感情
★读准节奏
★读出画面
一、初入诗歌—读味儿
二、深入诗歌—品味儿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意象
意象:幽篁
品味儿——析意象
抓特征——明喻意
★竹的形象如何,给人什么感觉呢?
★参考其他写竹的诗歌,说说竹还给你什么感觉?
“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
“我种南窗竹,戢戢(jí )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朱熹)

★想一想为何诗人选择坐在竹林之中?
找联系——析原因
意象:幽篁
品味儿——析意象
三十四岁时,王维政治态度积极,跟随张九龄,任右拾遗,但好景不长,三十七岁那年,张九龄被贬荆州,奸相李林甫独揽朝政,朝中政治黑暗。因为种种原因,王维并没有弃官归隐,但经历人生坎坷的王维,已不喜世事,隐逸之情愈盛,四十三岁时到辋川别业(今陕西省蓝田县),从此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竹里馆》便是在此间所写。
★能不能把“幽”字删去?
“幽”字既突出了环境的幽寂之感,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又带有清幽之味,增加了超凡脱俗之感。
修饰词——探意味
意象:幽篁
品味儿——析意象
品味儿——析意象
选择一句诗,以品味意象为切入点,去探究此句中诗人的心境,并说说你是如何分析的?
抓特征——明喻意
找联系——析原因
修饰词——探意味
助读资料: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称之为“竹林七贤”,阮籍便是其中之一,阮籍虽有济世之才,可他不愿与当时的朝廷合作,为朝政所不容,寓藏了满腔痛苦悲愤,最后每日假装佯狂姿态避世,《晋书》记载,“嗜酒能啸,善弹琴”,王维与阮籍身世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而且也与古代多数文人一样,十分熟悉和仰慕“竹林七贤”啸傲林泉的高致,“弹琴复长啸”一句应该是源于此。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品味儿——析意象
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感伤愤慨
诗人远离世俗,无人了解,没有知己
明月给人皎洁无暇之感——澄净
以月为友,看淡一切,不再感伤——淡然
不愿与世俗同流注定的孤独

意象迁移——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
寄托送别友人的愁情
寄托内心的孤寂悲苦
蕴含时空永恒的哲思

三、跳出诗歌—续味儿
年少入世,春风得意;
数年官海,几遭浮沉;
空有一身抱负,阅尽仕途沧桑;
无人知我半点,感伤愤慨一腔。
可叹!可叹!
众人皆醉我独醒!
可是,那又何妨,
幽篁为友,明月为伴;
可调琴,可长啸;
半官半隐明我心,也无风雨也无晴。
以此终日,
足矣!足矣!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三、跳出诗歌—续味儿
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失意之时,有不被理解之处,伤感是必不可免的,但之后,要如何面对,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愿我们能领悟这份澄净淡然,人生困苦时也能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