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原卷)
一、单选题
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一--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 )
A. 长江、黄河、珠江 B.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C. 长江、珠江、澜沧江 D. 长江、黄河、澜沧江
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三江源地区是图中哪三条河流源区的总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三江源位于我国的()
A. 青海省 B. 西藏自治区 C. 甘肃省 D. 云南省
穿过三江源地区的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A. 京广铁路 B. 兰新铁路 C. 陇海铁路 D. 青藏铁路
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被誉为“中华水塔”B. 干旱是该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C. 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D. 湖泊和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下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A. 东北三省——红土地?? ???? B. 黄土高原——黑土地C. 塔里木盆地——中华水塔?? D. 三江源——高原湿地
五一过后,小明在家人的陪伴下,坐着火车从济南去了日喀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火车上备有吸氧装置,是因为途经地区( )
A. 海拔高,气温低 B. 海拔高,空气稀薄C. 经济发达,空气质量差 D. 光照强,紫外线强烈
在图中阴影区域,设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 )
①发展旅游增加收入??? ②保护高原湿地
③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 ??④恢复草场植被,发展畜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沿途发现,青藏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原因是河谷( )
A. 光照充足 B. 水能丰富 C. 气温较高 D. 日照时问长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是( )
A. 地热能、煤炭 B. 风能、生物能C. 地热能、太阳能 D. 石油、天然气
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所在省是( )
A. ①省 B. ②省 C. ③省 D. ④省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如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序号与对应河流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黄河 B. ②-澜沧江 C. ③-怒江 D. ④-长江
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三江源指的三江是( )
A. 长江、珠江、黄河 B. 长江、黄河、黑龙江C. 长江、塔里木河、珠江 D. 长江、黄河、澜沧江
“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1月
三江源公园成立的意义是( )
A. 发展旅游 B. 增加财政收入 C. 解决就业 D. 保护生态环境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回答下列各题.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 干旱 B. 湿热 C. 高寒 D. 炎热
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A. 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B. 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C. 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D. 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下图中的阴影示意我国三江源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西藏自治区 B. 位于青海省南部C. 兼跨青海和西藏 D.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是
A. 退耕还草还林 B.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C. 休牧育草 D. 开垦荒地
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漫画,完成下列小题。
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 塔里木盆地 B. 三江源地区 C. 三江平原 D. 云贵高原
针对该漫画,某地理小组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合理放牧 B. 禁止乱采滥挖 C. 防止水污染 D. 低碳出行
二、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
材料二? 东北地区矿产与交通图、东北地区气温图和青藏地区图。
(1)“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曲中描述的河流是图中的_______河(填①或②),东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中甲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1点)
(3)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4)解释丙地区(阴影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两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沿海地区。结合材料回答题。
(5)图中阴影部分乙为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_________,丙地区(阴影区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湿地具有多种功能,请举一例说明。
(6)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三江源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______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休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__________。
(3)该地区种植业的类型被称为__________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热量/水分)。
区域对比,彰显异同。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阅读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①②③地表示三江平原的是_______,表示三江源的是_______;
(2)东北地区图中河流M、N两河段中,有凌汛发生的是河段_______;
(3)“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是_______。
(4)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那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有“中国绿色米都”之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建三江能够赢得“中国绿色米都”赞誉的原因不包括() A.环境质量好,稻米品质优良 B.开发历史短,工业污染轻微 C.人口规模大,劳动力充足 D.黑土分布广,化肥施用较少 (5)建三江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少的主要原因是() A.黑土广布,害虫食物缺乏????B.施用农药,虫害繁殖困难 C.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D.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 (6)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
人教版八下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解析卷)
一、单选题
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一--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这里的水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源头的河流会干枯的,故①叙述错误. 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不发源于此,故②叙述错误. 这里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③叙述确. 青藏地区的湖泊多为内流湖,大河多数不流经湖泊,故④叙述错误.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青海省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岭连绵.高原上的珍稀动物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白唇鹿等,就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成长起来的.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偷猎者的大肆捕获,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濒于灭绝.国家在此建有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护珍惜动物藏羚羊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考查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知识点,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 )
A. 长江、黄河、珠江 B.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C. 长江、珠江、澜沧江 D. 长江、黄河、澜沧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主要河流,牢记即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即“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三江源地区是图中哪三条河流源区的总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三江源位于我国的()
A. 青海省 B. 西藏自治区 C. 甘肃省 D. 云南省
穿过三江源地区的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A. 京广铁路 B. 兰新铁路 C. 陇海铁路 D. 青藏铁路
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被誉为“中华水塔”B. 干旱是该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C. 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D. 湖泊和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B
【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名称,读图解答即可。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读图可知,图中①是黄河,②是长江,③是澜沧江,④是怒江,⑤是雅鲁藏布江。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三江源所属的省区,牢记即可。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读图解答即可。读图可知,图中穿过三江源地区的铁路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从青海西宁到拉萨。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高寒是该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故B错误,符合题意;该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湖泊和沼泽是该地区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 ? ??
下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A. 东北三省——红土地?? ???? B. 黄土高原——黑土地C. 塔里木盆地——中华水塔?? D. 三江源——高原湿地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我国东北三省分布着肥沃的黑土(红壤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错;我国黄土高原覆盖着厚厚的黄土,B错;我国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有我国著名的高原湿地,C错,D对。故选D。
五一过后,小明在家人的陪伴下,坐着火车从济南去了日喀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火车上备有吸氧装置,是因为途经地区( )
A. 海拔高,气温低 B. 海拔高,空气稀薄C. 经济发达,空气质量差 D. 光照强,紫外线强烈
在图中阴影区域,设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 )
①发展旅游增加收入??? ②保护高原湿地
③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 ??④恢复草场植被,发展畜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沿途发现,青藏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原因是河谷( )
A. 光照充足 B. 水能丰富 C. 气温较高 D. 日照时问长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略略略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是( )
A. 地热能、煤炭 B. 风能、生物能C. 地热能、太阳能 D. 石油、天然气
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能源。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有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5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在西藏,太阳能不仅被用于做饭、烧水,还被用于发电、照明、取暖等,由此可见青藏高原最丰富的洁净能源是太阳能。根据题意,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的自然景观。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主要的高原动物有羚羊、牦牛等,B正确;“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主要描述内蒙古高原的景观,A错;“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主要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景观,C错;“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D错。故选B。
“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所在省是( )
A. ①省 B. ②省 C. ③省 D. ④省
【答案】D
【解析】“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所在省是青海省,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故选:D.读图可得,①是山东省,②是山西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青海省.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读图解答即可.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如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图中序号与对应河流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黄河 B. ②-澜沧江 C. ③-怒江 D. ④-长江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黄河;②是长江;③是澜沧江;④是怒江。故选:A。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查三江源地区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三江源指的三江是( )
A. 长江、珠江、黄河 B. 长江、黄河、黑龙江C. 长江、塔里木河、珠江 D. 长江、黄河、澜沧江
“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1月
三江源公园成立的意义是( )
A. 发展旅游 B. 增加财政收入 C. 解决就业 D. 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略略略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回答下列各题.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 干旱 B. 湿热 C. 高寒 D. 炎热
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A. 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B. 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C. 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D. 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特点为高寒,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故C对,ABD错。故选C。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其中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这里的农业为河谷农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根据题意,C对,ABD错。故选C。
本题考查三江源的自然特征。读图可知,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这里的水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源头的河流会干枯的,故①错误;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不发源于此,故②错误;这里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③正确;青藏地区的湖泊多为内流湖,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故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中的阴影示意我国三江源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西藏自治区 B. 位于青海省南部C. 兼跨青海和西藏 D.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是
A. 退耕还草还林 B.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C. 休牧育草 D. 开垦荒地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脉以南、青海省南部,被誉为“中华水塔”。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还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故ABC不符合题意;开垦荒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利于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漫画,完成下列小题。
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 塔里木盆地 B. 三江源地区 C. 三江平原 D. 云贵高原
针对该漫画,某地理小组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合理放牧 B. 禁止乱采滥挖 C. 防止水污染 D. 低碳出行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解析】略
二、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
材料二? 东北地区矿产与交通图、东北地区气温图和青藏地区图。
(1)“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曲中描述的河流是图中的_______河(填①或②),东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中甲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1点)
(3)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4)解释丙地区(阴影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两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沿海地区。结合材料回答题。
(5)图中阴影部分乙为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_________,丙地区(阴影区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湿地具有多种功能,请举一例说明。
(6)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三江源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1)① ?由南向北递减
(2)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土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
(4)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冰川广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5)三江平原 ?调节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6)河湖淤积,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断流时间会增长等(或会导致长江、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1)“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曲中描述的河流是图中的①河,东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2)图中甲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是: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
(3)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土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人文条件是: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农业科技水平高,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4)读图可知,丙是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冰川广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5)图中阴影部分乙为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平原,丙地区是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湿地的功能有:调节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6)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三江源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河湖淤积,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断流时间会增长等(或会导致长江、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______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休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__________。
(3)该地区种植业的类型被称为__________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热量/水分)。
【答案】(1)三江源 ?中华水塔 ?澜沧江 ?B
(2)牦牛
(3)河谷 ?青稞 ?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河流C是澜沧江,A是黄河,B是长江。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有:休牧育草,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大力毁林开荒种田是不合理的做法。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选B。
(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牦牛,是青藏高原上最有代表性的牲畜。
(3)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有丰富水源的河谷平原地带,青藏地区农业的类型被称为河谷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气温低,热量不足。
区域对比,彰显异同。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阅读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①②③地表示三江平原的是_______,表示三江源的是_______;
(2)东北地区图中河流M、N两河段中,有凌汛发生的是河段_______;
(3)“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是_______。
(4)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那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有“中国绿色米都”之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建三江能够赢得“中国绿色米都”赞誉的原因不包括() A.环境质量好,稻米品质优良 B.开发历史短,工业污染轻微 C.人口规模大,劳动力充足 D.黑土分布广,化肥施用较少 (5)建三江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少的主要原因是() A.黑土广布,害虫食物缺乏????B.施用农药,虫害繁殖困难 C.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D.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 (6)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
【答案】(1)① ? ?③(2)N(3)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4)C(5)D(6)湿地面积减少,野生动物种群减少等
【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判读,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的能力。据经纬度和和区域特征判读是解题关键。据图示信息,表示三江平原的是①,表示三江源的是③。?(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是解题关键。?凌汛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河流要有结冰期,在北方的河流由于纬度高 ,冬季气温在0°C以下,二是河流需要从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故图中河流 M、N两河段中,有凌汛发生的是河段N。(3)本题考查“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是解题关键。“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4)本题考查三江平原能够赢得“中国绿色米都”赞誉的原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据区域特征分析是解题关键。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故C不符合题意。(5)本题考查三江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少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据区域特征分析是解题关键。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故农作物病虫害少, D?符合题意。(6)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据区域特征分析是解题关键。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减少,野生动物种群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