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聚落与环境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 聚落与环境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08 09: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新课学习同学们你是喜欢住城里,还是喜欢住乡村呢?新课学习【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观察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在建筑物高度、密集度、公共设施的数量和类型等方面的差异。
(3)观察山区村落和平原村落之间的差异;观察城市近景和远景的区别。认识聚落的差异新课学习聚
落聚落: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类 型乡村聚落:农村、牧村、渔村、山寨等城市往往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职能。
目前,居住在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人口大约各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城市聚落:文化、商贸、政治等新课学习AB1.填空:A描述的是 聚落,B为 聚落。乡村城市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这样描述“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阅读图文资料,思考问题新课学习低、稀疏、规模小高、密集、规模大稀疏密集交通网稀疏且落后交通网密集且发达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小大BA2.填表比较:AB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这样描述“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新课学习农耕
村庄扬鞭牧马
牧村打渔行船
渔村伐木打猎
山寨这四幅图都属于乡村聚落。最大的差别是人们的生产劳动方式不同。 读图分析:这四幅图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聚落?它们的主要差异是什么?新课学习教 学 建 议 平坦、水源充足的 谷地,城市比较密集; 两侧的丘陵山区,城市相对比较稀疏。地形汾河我的家在汾河谷地西侧的吕梁山区,城市和乡村比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山区海拔高,河流少,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汾河谷地 读图思考:以汾河谷地为例,分析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新课学习 读图6.3,归纳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沿河分布的城市被水体分割的城市环山傍海的城市【读图提示】(1)读图名。
(2)观察聚落的类型。
(3)观察聚落的形态。
(4)分析聚落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地形、河流)条件。
(5)归纳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河谷地带的村落图6.3 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 【 概括总结】聚落的形态往往受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新课学习作探究展示交流A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B 北欧的房屋C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D 西亚的房屋图6.4 房屋与自然环境【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明确图中房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观察房屋的用材、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特点。
4.分析房屋建筑结构特点与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的关系。读图6.4,理解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新课学习作探究展示交流图 号房 屋 特 点环 境 特 点ABCD冰块砌房,拱型圆顶,深入地下,背风面开小门。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 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上层住人,下层放东西或饲养牲畜。屋顶较尖,具有通风、散热、排水、防潮的特点。 炎热多雨,比较潮湿。 尖顶且坡度较大,易于雨水的流泻,防止积雪压塌屋顶。雨雪天气较多。气候严寒,风大。 平顶、墙厚、小窗。墙厚防止热量的传导,小窗减少热风。 【 概括总结】房屋的用材、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有着密切关系。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新课学习 读教材第90页的“信息传递”,了解聚落分布、形态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现在的深圳 【概括总结】
聚落分布、形态以及建筑特点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新课学习聚落与环境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聚落的概念、类型聚落的差别聚落与自然环境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