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农业》同步测练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面是我国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其农作物名称与图的编号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 B. 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 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D. 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地理差异。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割,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的华北平原;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对照四幅图分析、比较可以得出,①是甜菜,②是冬小麦,③是水稻,④是油菜。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面两幅图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图中王村距某大城市最近,仅5千米。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 ? ? ?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地形区中的()
A. 东南丘陵 B. 华北平原 C. 辽东丘陵 D. 珠江三角洲
3.该地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是()
①在甲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②在乙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
③在丙地发展淡水养殖 ??? ④在丁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2.A 3.C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我国气候的内容,结合地图,理解记忆即可解答。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该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辽东丘陵和华北平原都是温带季风气候,珠江三角洲和东南丘陵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读等高线地形图可判断该地为丘陵。综上所述该地可能位于东南丘陵,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可知,图中气候资料图显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地不能大力发展苹果(温带水果)种植,应种植亚热带果树,故①错误;乙地位于平原处,便于运输,可以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故②正确;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且位于平原地区,湖泊水量丰富,适合发展淡水养殖,故③正确;丁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种植水稻,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和④错误。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北温度的差异 B. 东西温度的差异
C. 东西干湿的差异 D. 南北干湿的差异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农业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难度一般。影响我国东部耕作区和西部牧业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的东西差异。东部地区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宜种植业的发展;西部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李静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果的地区分布,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水果的地区分布状况。
【解答】
新疆吐鲁番生产哈密瓜和葡萄,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是柑橘,山东烟台位于北方地区,台湾高雄属于亚热带气候,生产香蕉、菠萝,福建漳州位于亚热带地区,适合种植芦柑,选项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对,ACD错。
故选B。
6.如图??为“我国三月上旬某种农作物生长情况分布图”,据图推测,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甘蔗 B. 菠萝 C. 小麦 D. 甜菜
【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长江流域、黄土高原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小麦,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菠萝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故选:C。
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
本题考查不同农作物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农作物分布极具地方特色。据此完成下列题。
7.形成我国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热量 D. 降水
8.冬小麦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四川盆地
【答案】
7.C 8.B
【解析】
7.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作物分布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糖料作物是甘蔗为主;北方地区气温低,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形成我国糖料作物“南甘北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冬小麦的分布地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冬小麦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华北平原,B对;东北平原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分布地区,A错;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分布区,CD错。
故选B。
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题。
9.该省最可能位于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 高原山地气候区
10.该省农业区的地形主要是
A. 山地和丘陵 B. 山地和高原 C. 山地和盆地 D. 平原和丘陵
【答案】
9.A 10.D
【解析】9.【分析】
本题考查适合水稻和油菜生长的气候条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作出选择.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应属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棉花、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选A。
10【分析】
?本题考查南方的地形。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理解识记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应属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棉花、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所以该省农业区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D项正确,ABC项错误。
故选D。
11.导致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地形 D. ?土壤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导致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类型不同的因素是气候。
【解答】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季时间较长,河湖众多,适合水稻生长,熟制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甘蔗、油菜等。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雨季较短,冬季寒冷干燥,广泛种植小麦、甜菜、花生等,东北纬度更高,种植春小麦、甜菜等,农作物的熟制一般为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导致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热量。 A对,BCD错。
?故选A。
12小华家住在农村,他家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等农作物.请问小华家属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东北平原
【答案】D
【解析】解: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故选:D.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农作物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3.近年海口郊区的农民纷纷放弃水稻、甘蔗种植,改种香蕉、豆角等果蔬,这是因为
A. 自然条件变化 B. 市场需求变化 C. 饮食习惯改变 D. 政府强制要求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不仅包括地形、热量、水分等自然因素,还包括市场、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由题意可知,由于海口市区对果蔬的需要量大(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近年海口郊区的农民纷纷放弃水稻、甘蔗种植,改种香蕉、豆角等果蔬,B对,ACD错。故选B。
14.某城镇周围的农民要发展小麦、果林、乳牛、渔业等农业生产,请在图中A、B、C、D处合理安排,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小麦、乳牛、果林、渔业 B. 乳牛、小麦、果林、渔业
C. 小麦、果林、乳牛、渔业 D. 乳牛、果林、小麦、渔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合理布局农业生产。从上图可以看出:A处是草地,草场资源丰富,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适宜发展乳畜业;B处是耕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小麦;D处是湖泊,适宜发展渔业;C处是山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种植果树可以保持水土。故选B。
15.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下列地区不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山东半岛 D. 成都平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地区,难度一般。外向型农业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而建立形成的一种农业生产结构和包括农产品加工、销售、科研、金融等各种服务体系在内的农业经济体系。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闽南等地,ABC不合题意; 成都平原位于内地,不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D符合题意。故选D。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农业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图1)和“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图2)回答问题。
(1)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农业东部与西部差异大致以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山区的农业类型以______业为主;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类型以______业为主。
(2)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大致以______为分界线,这也是我国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其中该线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各地区的建筑也能反映降水的差异,如我国浙江农村房屋的屋顶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1)400 ?林 ?畜牧
秦岭—淮河 ?800 ?水稻
(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的分布、土地资源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由图可知,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农业东部与西部差异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农业以林业为主,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2)由图可知,我国东部种植业区由于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南北差异也十分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其中该线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以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3)由图2可知,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我国南方浙江地区由于降水多,所以房屋屋顶坡度大,这样有利于雨水下泻。
17.2017年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1)对比薰衣草所在地区和五常大米所在地区,说出二者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
(2)分析东北地区种植五常大米的优越自然条件。
(3)分析西北地区种植薰衣草的优越自然条件。
(4)请你为伊犁今后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答案】(1)西北地区主产区呈条带状(条状或带状)分布,东北地区主产区呈团块状分布。
(2)地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生长期长;水源充足。
(3)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
(4)旅游业或以薰衣草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如制药业、香料加工业;发展出口贸易。(答出任意一条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地形的不同、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由图可知,我国薰衣草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而五常大米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主产区成条带状(条状或带状)分布。东北主产区呈团块状分布。
我国东北地区地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生长期长,水源充足,十分有利于东北地区大米的生长。
(3)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有利于薰衣草生长。
(4)伊犁地区可以发展旅游业或以薰衣草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如制药业、香料加工业;发展出口贸易。
18.读我国降水量线分布图和主要畜牧业、种植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以西可利用土地类型以______为主。
(2)图中甲→乙→丙的植被变化从荒漠→荒漠草原→草原的原因是______。
(3)比较两幅图分析:影响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上面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半湿润区的是______。①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__,主要粮食作物为
______(至少两种),③地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的油料作物为______。
(5)我国主要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______,重要的产棉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______河中下游地区。
【答案】400 ? 草地 ? 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 降水 ? ①② ? 一年一熟 ? 春小麦、玉米 ? 油菜 ? 华南地区 ? 黄
【解析】解:(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最北段大致与大兴安岭(山脉)相吻合,该线以西可利用土地类型以草地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受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从荒漠→荒漠草原→草原的变化。
(3)比较两幅图分析可知,影响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4)上面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半湿润区的是①②.①地位于东北地区,其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玉米,③地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的油料作物为油菜。
(5)我国主要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重要的产棉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
故答案为:(1)400;草地;(2)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3)降水;(4)①②;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油菜;(5)华南地区;黄。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农耕为主,人口众多。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或者水热资源配合欠佳,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人口稀少。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农业》同步测练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面是我国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其农作物名称与图的编号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 B. 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 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D. 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下面两幅图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图中王村距某大城市最近,仅5千米。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 ? ? ?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地形区中的()
A. 东南丘陵 B. 华北平原 C. 辽东丘陵 D. 珠江三角洲
3.该地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是()
①在甲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②在乙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
③在丙地发展淡水养殖 ??? ④在丁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北温度的差异 B. 东西温度的差异
5.李静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A. B.
C. D.
6.如图??为“我国三月上旬某种农作物生长情况分布图”,据图推测,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甘蔗 B. 菠萝 C. 小麦 D. 甜菜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农作物分布极具地方特色。据此完成下列题。
7.形成我国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热量 D. 降水
8.冬小麦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四川盆地
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题。
9.该省最可能位于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 高原山地气候区
10.该省农业区的地形主要是
A. 山地和丘陵 B. 山地和高原 C. 山地和盆地 D. 平原和丘陵
11.导致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地形 D. ?土壤
12小华家住在农村,他家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等农作物.请问小华家属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东北平原
13.近年海口郊区的农民纷纷放弃水稻、甘蔗种植,改种香蕉、豆角等果蔬,这是因为
A. 自然条件变化 B. 市场需求变化 C. 饮食习惯改变 D. 政府强制要求
14.某城镇周围的农民要发展小麦、果林、乳牛、渔业等农业生产,请在图中A、B、C、D处合理安排,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小麦、乳牛、果林、渔业 B. 乳牛、小麦、果林、渔业
C. 小麦、果林、乳牛、渔业 D. 乳牛、果林、小麦、渔业
15.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下列地区不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山东半岛 D. 成都平原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农业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图1)和“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图2)回答问题。
(1)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农业东部与西部差异大致以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山区的农业类型以______业为主;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类型以______业为主。
(2)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大致以______为分界线,这也是我国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其中该线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各地区的建筑也能反映降水的差异,如我国浙江农村房屋的屋顶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17.2017年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1)对比薰衣草所在地区和五常大米所在地区,说出二者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
(2)分析东北地区种植五常大米的优越自然条件。
(3)分析西北地区种植薰衣草的优越自然条件。
(4)请你为伊犁今后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18.读我国降水量线分布图和主要畜牧业、种植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以西可利用土地类型以______为主。
(2)图中甲→乙→丙的植被变化从荒漠→荒漠草原→草原的原因是______。
(3)比较两幅图分析:影响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上面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半湿润区的是______。①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__,主要粮食作物为
______(至少两种),③地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的油料作物为______。
(5)我国主要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______,重要的产棉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______河中下游地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