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气候》同步练习
选择题
1.读图,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 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经线平行B. 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16℃C. 冬季由南向北气温递减,南北温差大D. 上海市一月平均气温高于8℃
2.下列地形区中,全部在干旱地区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四川盆地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3.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等温线稀疏,且与纬线平行 B. 西部等温线较密,且与经线平行C. 南北温差相差很大 D.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4.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上脱下来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 北京到哈尔滨 B. 哈尔滨到南宁C. 广州到昆明 D. 北京到乌鲁木齐
5.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 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地势西高东低 B. 夏季风难以深入陆地C. 众多江河东流入海 D. 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6.张昕说:“我们家乡的树木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此判断张昕家乡的气候属于( )
A. 温带季风气侯 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7.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
A. 台湾火烧寮 B. 新疆吐鲁番 C. 福建厦门 D. 海南海口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来形容内蒙古草原非常恰当,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草原属于典型的(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亚热带草原气候C. 温带草原气候 D. 亚热带草原气候
9.读图,图中西侧山脉与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完成. 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B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 )
A. 200mm B. 400mm C. 600mm D. 900mm
综合题
10.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2)读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洋和南面的印度洋,盛行的是偏______(南、北)风,气流特点是__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季节.②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灾害.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A 3. D 4. B 5. B 6. D 7. A 8. C 9. D
10. A;太平;南;温暖湿润;夏秋;旱涝??
【解析】
1. 解:A、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平行.故A不符合题意;B、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16-(-24)=40℃.故B不符合题意;C、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故C符合题意;D、上海市一月平均气温在0-8℃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2. 解:观察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可知,A、塔里木盆地位于干旱地区,故符合题意;B、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C、云贵高原属于湿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D、内蒙古高原属于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大致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考查了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结合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明确地形区的位置,判定正确选项.
3. 解: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故选:D.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普遍高温.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牢记课本知识点即可解答.
4. 解:“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说明气温越来越热,因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该旅行者应该是由北向南旅行,且纬度跨度大.符合条件的是从黑龙江的哈尔滨到广西的南宁.故选:B.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该知识点很重要,牢记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5. 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夏季风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选项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影响,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6. 解:题干中描述的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故选:D.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牢记即可.
7. 解: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 557.8毫米,1912年的最高纪录达8 409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则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多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甚至滴水不见.故选:A.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考查我国的降水特点,要理解记忆.
8. 解:内蒙古草原主要属于温带草原气候,该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达.故选:C.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本题考查内蒙古草原的气候类型,牢记即可.
9. 解:秦岭、淮河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故选:D.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10. 解:(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其中A为我国季风区;B为非季风区;(2)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故答案为:(1)A;(2)太平;南;温暖湿润;(3)夏秋;旱涝.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