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2.3河流——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2.3河流——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08 15: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流——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教 学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注意问题
展示思考问题 1、长江为什么有“中国第一大河”之称? 阅读课文P45页 知道长江的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 分组要注意男女生比例、学习程度、个性特征、能力倾向等,同时明确组员的各自职责。
2、你能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中国地形图中分别指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吗? 看地图册“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 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地形区;
每组4人,分组交流,统一答案;各组代表发言 (突出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总结、扩展 长江的水量为什么这么大?(地处亚热带,雨期长,降水多。) 学生自主发言
(过渡) 千里长江,蜿蜒流长,都经过哪些地区呢? 组内成员合作协助完成
展示中国政区图、地形图动画 1、在政区图上,将长江自源头至河口,沿线11省版面用不同颜色依次显示;
2、在地形图上,先显示三大阶梯分界线,再将长江流经的5大地形区版面也用不同颜色显示 随着演示,在练习题上写下各省或地形区的名称。(练习题第 一 题) 眼、手、脑并用,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当堂消化、巩固。
(过渡) 学习一条河流,除了要了解其源头与河口、流经地区外,还应知道各河段的划分及其水文特征,以及对人类的利与弊。 老师到各组查看指导,各小组对自己组内的答案总结和帮助补充,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展示思考问题 1、上、中、下游分界点及所在省?2、各河段的名称?3、上、中、下游支流及干支流汇合处的重要城市? 阅读课文P45页;看课文P45页图2.34;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帮忙纠正。
总结归纳 1、宜昌(湖北)、湖口(江西);2、通天河、金沙江、长江、川江、峡江、荆江、扬子江;3、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清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及其支流;宜宾、重庆、武汉、城陵矶、湖口。
展示动画 以上各知识点自源头向下依次显示 看完演示,做练习题二 加强巩固与落实 组内合作学习,相互提示补充
复习旧知识(过渡) 长江与南方其它河流有哪些共同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学生一起回答
那么,长江上中下游各段又有哪些特征呢?
展示 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 指出各段落差多少
提示学生 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哪儿?丰富的原因? 集体回答:源头至宜宾所在的上游,地处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6000多米。
此段流经哪些地形区?水流有何特征?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多急流、峡谷。
三峡指哪三峡?位置在哪儿?三峡大坝建在哪一峡? 学生做练习三中的第1题
总结 上游水文特征: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提示学生 中游流经什么地区?水流特征如何? 根据图文和影像资料,来分析归纳总结
展示 中游流经地形区全貌——中游平原;引导学生观察“荆江”的“九曲回肠”特点
提示学生 平原地形与曲流的形成有何关系?(三峡急流在惯性作用下,左右摇摆,形成曲流。)
总结 中游水文特征:多支流,水量大,地势低多湖泊,多曲流。
提示学生 长江进入湖口以下,完全处于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上,水文特征又会怎样呢?(江阔水深,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总结 下游水文特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过渡) 长江各河段各有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呢? 老师针对小组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和评价
播放三峡建设、大江截流片段 为什么要斥巨资建三峡大坝?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抛砖引玉,了解学生知道多少
展示问题 长江干支流上还有哪些水力工程?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哪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阅读课文P46-P47页;小组讨论,交流见解; 自学结合互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闪现三峡位置、干支流上的水电站 二滩、龚嘴、铜街子、宝珠寺、乌江渡、葛洲坝、隔河岩、五强溪、东江、安康、丹江口、万安水电站 做练习题三中的读图练习 巩固落实知识点,让学生知道长江的价值意义,树立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结归纳 长江的奉献(水能、供水、水运)
展示思考问题 简述长江供水、灌溉功能 小组学生自主回答 老师下组,帮忙各组指导和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 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南水北调;全流域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60%
展示思考问题 长江的奉献有三,我们学习了“水能”、“供水”,还有一大贡献是“水运”,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46-47页,总结出长江作为“黄金水道”,水运的自然条件和航运特点? 阅读课文,归纳整理;小组交流;消化巩固
师生共同回顾长江的三大贡献; 各小组代表发言,老师要听评跟进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长江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过渡)
播放录相片段 长江近年特大洪水与解放军抗洪抢险场面 学生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让学生知道洪水无情,人有情,了解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示思考问题 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
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
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P47页-49页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要点;各组代表发言。
展示正确答案,简要讲解 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①洪水的来源:②长江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遭破坏。③中游的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泥沙沉积,形成长江的“地上河”,每到汛期,河水排泄不畅,水位抬高,加剧了两岸的险情。
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的措施:①工程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许多水库;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河段,疏浚长江航道;兴建三峡水利工程;②生物措施:建设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③疏浚航道的同时,加强港口建设;④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经验,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建设沿江经济带。 老师适当提示与补充,师生合作归纳总结
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长江水文特征的学习,使我们对长江的功与过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课后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落实好。 老师对各小组进行不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