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案 (30)
课 题
19.3 安全用电
课 时
1课时
班 别
课 型
新授课
时 间
教 具
试电笔等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重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
难点
让学生克服对家庭电路中“电”的恐惧心理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预习:
阅读教材113页“电压越高越危险” 思考: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2)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3)何为高压?何为低压?
2、阅读教材113页“常见的触电事故”思考:
(1)低压触电的形式
(2)低压触电的原因
(3)高压触电的形式
3、阅读教材115页“安全用电的原则”回答:全用电的原则有哪些?
4、阅读教材115页“注意防雷”思考:
(1)什么是雷电?
(2)雷电的危害?
(3) 怎样防雷?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3分
出示目标
交流预习
10分
指导探究
小组展示
12分
多媒体播放视频文件:“触目惊心的触电事故”
揭示课题;安全用电
出示学习目标:
明确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说出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交流预习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探究: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2)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2、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观看视频
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组交流预习情况,不懂的做出标记
1 电流的大小: 人体对电流反响一览表: 100-200微安 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 1毫安左右 引起麻的感觉 感知电流 不超过10毫安时 人尚可摆脱电流 摆脱电流 超过30毫安时 感到剧痛,神经麻痹 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 安全电流 达到50毫安时 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 致命电流 结论: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强,触电死亡越快.
触电的几种常见形式
??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精讲点拨
质疑释疑
5分
3、讨论交流:“说出你知道的触电形式”
4、怎样注意安全用电,一旦有人触电我们怎样急救?
点拨: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1)时间越长,电流所积累的能量越多,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时间越长,电流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会使人体出汗、组织电解,从而使得人体的电阻逐渐减小,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 绪论: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预设质疑:“雷电是怎样产生的?能收集雷电把它的能量储存起来吗?”
注意防雷
小
结
提
升
2分
引导学生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达
标
检
测
13分
1.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_________的大小,通电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经验证明,不高于_________伏的电压是安全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伏.
3.家庭电路里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_________或_________跟_________连通造成的. 4.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_________低压带电体,不_________高压带电体. 5.高压触电有两类:一类是_________触电,一类是_________触电. 6.照明电路中,开关必须接到_________线上.
7.在日常用电中,应特别警惕本来不应带电的物体_________,本应绝缘的物体_______.8.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_________.
9.发现有人触电,绝不能_________触电人,应当赶快_________,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杆将电线挑开,迅速使触电人脱离_________.
10.发生火灾时,要首先_________,绝对不要_________救
布
置
作
业
完成《同步》基础练习部分
板
书
设
计
19.3 安全用电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三、安全用电的原则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四、注意防雷
学校
检查
记实
听 课
意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