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一)》
课 型
新 授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能力目标
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情感目标
敢于猜想,学会类比,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
教学难点
借助直观模型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的算理,培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168个点子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类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口算练习
7×2 = 8×10 = 30×90 = 120×5 = 150×40=( )
8×( )=( )
想一想: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 )×( )=4800
2、创设情境
学校举行队列表演,各年组大显风采,我们一起去观赏。
打手势出示结果,大面积反馈
开放性练习,引发学生发散思考
通过复习,回顾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为本课学习打好基础。
设置悬念
《队列表演(一)》教案
合作探究
建立模型
拓展应用
内化新知
回顾反思
提升思维
活动一: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信息: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三年级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
启发: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圈一圈,算一算
1、启发: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2、引导尝试计算
温馨提示:
(1)先独立想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可以借助点子图圈一圈,也可以借助表格算一算,把你的想法和思考过程写在纸上?
(2)再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活动三:看一看,说一说
1、结合点子图说说,下面的方法你能看懂吗?
×
10
4
10
100
40
2
20
8
2、谁能说说你是这样想的?
活动四:想一想,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5×11 23×12
练习教材第33页,1—5题。
1、圈一圈,算一算。
2、填一填,算一算。
3、计算
4、买钢笔
5、算体重
1、回顾梳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用到哪些合适的计算方法?
3、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4、课后拓展
必做题:
1、小小演算家
13×11= 12×24 =
21×14= 13×22 = 22×12 = 25×11 =
2、一辆面包车可以乘坐22人,14辆这样的面包车可以坐多少人?
选作题:
1、( )×11=( )你能想到哪些式子?你发现什么?
2、25×12
=25×( )+25×( )
独立思考,寻找数量间的逻辑关系
指名说说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学生相互交流算法
同桌先交流,再进行集体反馈。
指名说说两种直观模型的含义
独立计算
指名说说计算方法和注意的地方
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独立填,说说怎样想的
独立算,同桌互检
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独立求海象爸爸、妈妈的体重,集体反馈
说说计算方法和用到的计算方法策略,大胆提出自己疑惑问题。
独立完成必做题
敢于挑战课后拓展中的选作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直观模型帮助思考,使未知转化为已知,启发学生多角度探索计算方法。
沟通点子图和列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抽象,理解算理。
体会算法多样化。
尝试应用,达到知识同化,掌握类推的学习方法。
尝试应用学过的算法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途径。
学会反思与梳理和学习方法。
设置弹性可选择的作业,课后拓展提升,促进不同学生得到发展,渗透反比例数学思想。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
×
10
4
10
100
40
2
20
8
答:有168人参加队列表演。
附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