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12《环境污染》教学案(鲁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原创)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3.12《环境污染》教学案(鲁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原创)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7-19 10: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
江苏省宿豫中学 刘德军
课时二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课前自主学习】
1.
2.由____和____引起的水污染问题,主要包括____ 污染、____ 污染以及____污染等。我国七大水系中有近 的河段以及近 的城市河道,河水不能饮用。
3.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 ,是一个 型缺水的国家;而水污染造成的____型缺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课堂合作探究】
4.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A.环境污染问题并不十分突出 B.环境污染开始突现,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D.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5.目前,我国的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 )
①江河水污染 ②湖泊水污染 ③地下水污染 ④海洋污染 ⑤高山冰川污染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关于我国水资源缺乏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质量普遍较低,表现为明显的水质型缺水
B.由于我国许多河流被污染后不能使用,加剧了我国的资源型缺水
C.市场上人们大量购买各种瓶装水的现象与水质恶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D.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的后列,属资源型缺水
7.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各选项不属于淮河经过的地理界线是( )
A.800mm等降水量线 B.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D.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读“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将下列地名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河南 ②安徽 ③山东
④江苏 ⑤洪泽湖 ⑥高邮湖
⑦长江 ⑧苏北灌溉总渠
⑵淮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贫乏的地区,请分析原因。
⑶目前,淮河水污染造成的损失 远远超过旱涝灾害,其污染主要由于沿岸开设大量的____ __ _______ 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国务院1995年发布施行相关条例明令禁止兴建上述企业。
⑷探讨如何治理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
【课后巩固拓展】
1.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断加剧、日益严峻的发展过程,主要是由于( )
①工业化快速发展 ②城市化进程加速 ③人口增长迅速 ④生产力落后,治理污染能力低
A. ①② B.①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不属于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是 ( )
A.类型多 B.区域广 C.易治理 D.危害大
中国每年产业垃圾的增长率约10%,生活垃圾增长率约9%。由于垃圾增长速度太快,使垃圾的处理率不断下降。每年因堆放垃圾而最终被废弃的土地超过6600公顷。这200亿多吨垃圾,大多堆放在城市周围,使许多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除了包围城市的垃圾山,还有垃圾河。据测算,全国垃圾总量的13%—20%直接倾倒进江河。完成3—4题。
3.我国垃圾总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各种生活、生产用品生产采用不易降解的原材料
B.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商品消费量大增
C.垃圾处理技术落后,跟不上时代的需求 D.我国大量接纳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洋垃圾”
4.大量堆砌的垃圾引起诸多污染问题,不包括(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D. 土壤污染
5.对于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确的说法有( )
①农村地广人稀,危害不大,不必治理 ②先发展,后治理
③合理规划,有计划的发展 ④向排放污染的单位处以罚款用以治理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A.自然资源分布均衡,但与我国的经济布局不匹配
B.从现实和长远看,资源相对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C.解决我国资源问题,主要应立足于国内市场,实现自然资源自给
D.资源的开发与节约并重,且应把开发资源放在首位
7.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A.以放射性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B.环境污染由农村向城市蔓延
C.生态破坏的范围很大,但已经得到控制
D.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8.右图说明的问题是( )
A.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高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9.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别示意图”, 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⑴ 表示___。⑵ 表示___。
⑶ 表示___。⑷ 表示___。
⑸ 表示____。
A.荒漠化 B.森林破坏严重 C.酸雨灾害严重
D.盐碱化 E.水土流失
10.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横贯在上海中部的苏州河,西源太湖,东接黄浦江。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变迁了,河道变狭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高加固。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⑴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源外)。
⑵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请简述其主要原因。
⑶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参考答案
课时二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课前自主学习】
1. 27工业化 28城市化 29并不十分突出 30开始突现31进一步加剧
2.生产 生活 江河水和湖泊水 地下水 海洋 40% 80%
3.1/4 资源 水质
【课堂合作探究】
4.C 5.C 6.C 7.C
8.⑴略 ⑵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深受夏季风的影响,由于某些年份的夏季风活动异常,导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各河流流域内发生旱涝灾害。
⑶水污染 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造纸
⑷控制污染源,关闭造纸等水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的达标排放和排放总量的控制;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课后巩固拓展】
1.B 2.C 3.B 4.C 5.D 6.B 7.D 8.D
9.⑴荒漠化 ⑵森林破坏严重 ⑶酸雨灾害严重 ⑷盐碱化 ⑸水土流失
10.⑴C 来自岸上和水上的人们的生活废弃物污染;内河运输造成的污染;河床底泥释放的污染物;大气降水中酸雨的注入;上游和支流带来的污染
⑵苏州河水域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为因素破坏了水域环境,因此打破了生态平衡,污染超出了水体环境的自净能力,因此短时间内不能恢复。
⑶苏州河流量较小,自净能力较低;苏州河附近的污染物——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量太大,大大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www.
每取得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
(相当于石油 单位: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