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3.2.1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7-20 09: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1课时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学案导学】
知识点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自主学习1、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 、 、 、 ,社会经济因素 、 、 、 。2、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因此,区位选择时考虑的 各不相同。3、根据主导因素不同,常见的工业类型有 、 、       、 、       。图表导读 1、读教材图3-2-1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世界的主要工业区有哪些 (2)它们具有怎样的分布特点 (3) 它们的形成原因如何 2、读教材图3-2-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2)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有什么变化?合作探究1.工业生产是否和农业生产一样,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2、所有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都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吗? 典例感悟 (07广东地理)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解析:(1)通过阅读分析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图可知,甲类工厂在投入构成比例中原料占比例高达40%以上,因此甲类工厂主导因素为原料,工业类型为原料指向型。(2)乙类工厂在投入构成比例中科技投入比例高达50%以上,属技术指向型工业。此类工业受原料、燃料影响小;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短,以快速的航空运输为主。(3)丙类工厂在投入构成比例中工资总投入比例高达40%左右,原料投入接近20%,应属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此此类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且资源丰富的我国中西部地区。答案:(1)C (2)D (3)D变式训练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1~2题。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吨)420.75铁矿石(吨)21.81.3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A.接近原料地 B.接近燃料地C.接近销售市场 D.接近交通枢纽2.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下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A.甲 B.乙 C.丙 D.丁
知识点二、工业的区位选择自主学习1、由于原料种类范围越来越多而且更广, 和 加工深度不断提高,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 、 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工业对劳动者 的要求逐渐增加。4.另外, 、 和 成为不可忽视的区位因素。图表导读 读教材表3-2-1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哪几种工业类型?(2)如何判断工业的指向类型?合作探究1.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首先要考虑发展哪种类型的工业?为什么 2.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海南省为何目前仍没有建立钢铁企业? 典例感悟(2006年四川文综)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2)题。(1)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A.印刷工业 B.电解铝工业 C.电子工业 D.制糖工业(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A. L1点 B. L2点 C. L3点 D. L4点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的布局要考虑如何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企业选择在P1时,是为了接近原料产地,而制糖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乙企业在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应从P2点移向L2点。答案:(1)D (2)B变式训练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1~3题。1、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A、闽南三角地带 B、长江三角洲C、山东半岛 D、辽东半岛2、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在广州建棉纺厂 B、在上海建钢铁厂C、在南京建石化工厂D、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3、20世纪下半叶,丙类产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A、日本 中国沿海 韩国 中国内地B、中国内地 中国沿海 韩国 日本C、日本 韩国 中国沿海 中国内地D、韩国 日本 中国沿海 中国内地
【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下表是某产业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回答1—2题。
工厂地点 成本分析
集货费 加工费 工资
甲 3 5 12
乙 4 5 9
丙 8 5 7
丁 5 5 14
1.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如果该公司在丙地建厂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
①电视机装配厂 ②软件开发公司 ③有色金属治练厂 ④移动通信器材厂 ⑤普通玩具厂
A、①③ B、②⑤ C、②③ D、①⑤
图为某工厂发展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3.该工厂可能是
A.集成电路制造厂 B.家具厂 C.炼铝厂 D.乳制品厂
4.该工厂从阶段I发展到阶段II反映了
A.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步增强
B.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C.劳动力素质对工业的影响在逐步加强
D.信息网络的通达性已成为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
(07江苏)图7 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5 一6 题。
5.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 ① D.①、③、⑤
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全国卷Ⅱ)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7-8题。
7.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8.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
(07年海南文综卷,)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图6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9~10题
19、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10、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二、综合题
11.(2007年天津地理)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12.读“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 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上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学案导学】
知识点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图表导读
1、(1)欧洲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日本——中国工业区。
(2)它们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3)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工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原料丰富,市场广阔;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原料运入,产品运出。
2、(1)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土地、水源、动力、原料等。
(2)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场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的变化。如由于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代替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交通运输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在现代社会,劳动力素质也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合作探究
1、提示:不是。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除场地和水源外,工业生产一般不要求更多的自然因素投入,这就使得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并且除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部分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性生产,即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在地域上具有灵活性,在季节上具有连续性。
2、提示:在发达国家,国内交通运输网比较发达、完善,各地的交通都很方便,因此交通运输不再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变式训练
1. B 2. B
知识点二、工业的区位选择
自主学习
图表导读
(1)一般分五种类型: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
(2)工业的指向类型是根据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的不同来划分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往往以某一主导因素为指向,判断某种工业的指向类型就是要看其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哪一个。例如甘蔗制糖厂,由原料甘蔗到成品粗糖失重大,靠近甘蔗产地才是最优的区位选择,,才能达到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目的,所以甘蔗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
合作探究
1、答案: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丰富,文化科技水平不高,故适宜发展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答案:鞍钢选择近动力和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工业用水方便(临近长江),技术力量雄厚。
3、答案:海南省布局钢铁工业的不利因素有①能源紧缺;②开发较晚;③技术落后;④市场狭小。
变式训练
1.B 2. D 3. C
【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2 解析:从表中可以分析出以下知识点:集货费最高的是丙,最低的是甲;工资最高的是丁,最低的是丙,成本最高的是丁,最低的是乙。第3题,从经济效益看,应建在成本最低的乙地。第4题,丙地工资最低,适合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工业,①⑤为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②④属于技术指向型的工业,③为动力指向型的工业。
答案:1.B 2.D
3~4. 解析:该题考查了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原料地的影响越来越弱,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强。
答案3.D 4.A
5~6、解析: 产业区位选择模式
该雷达图形象地反映了影响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影响这五种类型产业投入的五大因素(原料、劳动力、动力、技术和市场)中,投入最多的因素既是影响该产业的主导因素。因此可以判断出:①为原料指向型(如甘蔗制糖);②技术指向型(如软件产业);③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如服装加工工业);④为市场指向型(如食品工业);⑤为动力指向型(如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产业的跨国界转移的目的是在全球寻找投入最少,利润最高的区位,产业的区位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影响上述五种类型的产业主要因素中,原料、动力、市场这三大因素相对比较稳定,劳动力和技术这两大因素则变化显著。如,二战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过程大约是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我国沿海和东南亚各国,其产业的转移过程就是寻找廉价劳动力的过程。再如,美国硅谷的技术指向型工业目前正向墨西哥、东南亚和我国沿海转移,其目的也是寻找最佳区位,因为这些地区有土地、住房和劳动力比较便宜的优势和庞大的消费市场。
答案:5. A 6. C
7~8 解析:第7题:按影响工业部门主要因素的差异,可将工业分为不同的指向型,不同指向型工业设置的原则不尽相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依据“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不难推断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应属于技术指向型。
第8题:将芯片生产厂建在中国大连,伴随着这种产业的地域转移,实质上其工业指向型也发生了变化,由技术指向型转变为市场指向型。
答案:7.D 8.B
9~10. 解析:本题组以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9题:可以从图中看出,M地靠近煤田(燃料)和工业地域(市场),且早期的钢铁厂对煤的需求量大于铁矿石。第10题:N地靠近海洋,可就近获得海外进口的铁矿石,这样就可以减少铁矿石的运输费用。
答案:9、A 10、B
二、综合题
11.解析:本题结合时事热点“环渤海地区的开发”,考查区域差异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甲是环渤海地区,乙是沪宁杭地区,丙是珠江三角洲。结合图对比分析区位因素,结合平时的知识积累可顺利解答。
答案:(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
12.(1)第Ⅱ阶段;美国生产大于消费;寻求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消费大于生产;市场需求大。
(2)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有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罔);环境质量高;气候温暖湿润。
(3)市场;劳动力;土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