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城市空间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2.3.2 城市空间结构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7-20 09: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2课时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及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案导学】
知识点一、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相同点不同点同心圆城市中心均为_______;高、中、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且______发展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自核心向外产生五个同心圆层。扇形多核心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2-3-7、8、9三种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心圆模式图中,高收入者为何居住在城市的最外圈层?(2)扇形模式图中,城市功能区为什么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3)多核心模式图中,为什么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 合作探究1.同心圆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中的CBD 的位置有何不同?2.三种常见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共同点是什么? 典例感悟 读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区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1)写出图中字母A、B、 D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分区的名称。 (2)E是什么功能区?判断理由是什么? (3)该城市地域结构大体符合哪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解析: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A);商业批发区要靠近交通干线,交通通达性好,便于货物的调运和集散;高级住宅区多分布于城市边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生活方便,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则与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或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较差。答案:(1)中心商务区 批发与轻工业区 中级住宅区 (2)高级住宅区 地势高,周围是风景区并远离工业区,环境条件优越,处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带 (3)扇形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变式训练 上图中各个功能区大都是沿什么向外发展 ( ) A、山坡 B、交通干线C、风向 D、南北方向
知识点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自主学习 1.影响建筑景观 ⑴表现:美国城市中心多______,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高层建筑在市中心以外。 ⑵原因:城市发展历史不同,美国城市发展历史___,欧洲城市发展________,城市格局与主体风格已经形成。 2.影响建筑格局 杭州:受我国古代“ ”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山水城市。 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 ,其它主要建筑则沿中轴线排列,以显示 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汇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_______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2—3—11和图2—3—12,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降低,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为什么?(2)对比两图归纳地域文化对城市什么影响?合作探究1.你能说出哪些有关地域文化的俗语、谚语?2.曲阜市的城市发展有什么文化特色? 典例感悟 下列关于东西方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②西方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的优势地位③东方古代建筑突出教堂的重要地位④西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不同宗教文化形成不同的城市景观,特别是寺庙教堂建筑物的形态和风格.如我国首都北京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政治中心,皇宫的位置是处于城的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以此为轴线的原点排列,反映出封建王朝皇帝主宰天下的意志和我国封建时代的文化传统。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个轴及其交会处成为城市中心,而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也体现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答案:A变式训练 (1)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往往可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下列城市格局或建筑特点能反映中国的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的是:A.市中心有市民集中广场,大教堂等 B.市中心区一般少有现代化高楼大厦C.城中有墙,园中有墙,宅中有墙 D.宫殿式建筑有喷泉,雕塑等 (2)佛教对中国建筑影响颇深,其中在装饰点缀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A.石狮子 B.莲花纹C.宫廷式建筑 D. 塔
【演练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1—3题。
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
A.同心圆形 B.扇形 C.多核心式 D.条、带状
2.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3.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A.a B.b C.c D.d
4.下列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一般来说,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多体现在( )
A. 建筑材料 B. 建筑颜色 C. 建筑结构 D. 建筑的面积
6.中国传统文化是以_____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7.关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发展制约着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B、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C、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破墙透绿”是受中国地域文化的影响
D、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是随其他因素而迅速改变的
8.关于多核心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可以围绕多个不同的核心点发展起来
B.城市中心商务区并不一定居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常常偏向一方
C.批发业务主要面向城市腹地,多分布在市中心附近
D.低级住宅区多在中心商务区和高级住宅区附近布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地域文化差异一般不大
B.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是不同的
C.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范围都比较大,“文化”以多要素的为主
D.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自然环境的产物
10.都市的内部结构可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建立三种“模式”,即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模式”的建立,随各地文化差异加以修正,其主要目的是
A.预测未来 B.都市规划 C.描述都市的发展 D.比较都市的机能
二、综合题
11.下图是“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图”,运用区位原理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⑦中哪个区域适宜发展成中心商业区?为什么?
(2)除中心商业区外,①~⑦中哪个区域的房价最高和最低?为什么?
(3)某跨国公司拟在X区建一电子装配厂,你认为在建厂以前应做哪些可行性调查研究工作。
12.下图中的“原图”是某新城规划方案,新城规划面积为39平方千米(图中每格代表1平方千米),需安排3平方千米商业用地,12平方千米工业用地,14平方千米住宅用。后三幅图是三位同学根据要求所设计的规划方案。假如你是规划设计者,请你对三个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并选出最佳方案。
比较项目 同学甲方案 同学乙方案 同学丙方案
商业区的位置与通达度 位于住宅区中心,通达度较好 位于住宅区边缘,通达度较差
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的关系 交通 工业区沿河流布局,区内交通线分布合理,便于与住宅区联系和对外联系
对住宅区的污染 多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和河流下游,对住宅区污染较小
是否考虑防护带的设置 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没有防护带
是否留有发展余地 留有发展余地
可见, 方案为最优方案。
参考答案
【学案导学】
知识点一、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图表导读
(1)发达国家市中心地价昂贵,环境恶化;城市工业区、金融中心向郊区转移;现代交通的发展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市中区种族关系紧张,社会治安差。
(2)交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城市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3)市中心地区由于(地价高)和(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
合作探究
1.提示:多核心模式中的CBD 的位置常常不在城市的几何中心,有时根据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偏向一方。
2.提示:都以CBD作为模式的核心,高级住宅区分布趋向于城市边缘,而低级住宅区则集中在市中心附近,二者之间隔着中级住宅区。
变式训练
B
知识点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图表导读
(1)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大量移民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主要影响建筑布局(如我国多讲究对称布局)、建筑结构(如我国的“墙”文化)、建筑风格(如我国的四合院)。
合作探究
1.提示: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
2.提示:从方言、习俗、建筑、节日等方面阐释。
变式训练
(1)C (2)D
【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3.BAA 4.B(提示:广东、福建、广西、上海四省区地处我国南方,气候湿热,民居应该轻灵、透风;山西、北京地处我国北方,气候寒冷,民居应该防风,保温。但是从图中看出,开平民居和客家民居厚实、严谨,目的是出于安全原因而修建成城堡风格的建筑;北京民居也是出于安全原因而修建成封闭的四合院。) 5.C 6.C 7.解析: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主要影响建筑布局(如我国多讲究对称布局)、建筑结构(如我国的“墙”文化)、建筑风格(如我国的四合院)。答案:B 8.D 9.B 10.B
二、综合题
11. (1)①;本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交通发达。 (2)⑤最高;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区,临海,靠山,交通便利。⑦最低;位于盛行风向下风区,本区有火电厂,环境污染较严重。 (3)①劳动力数量、素质及成本状况 ②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③当地政府政策 ④土地价格 ⑤交通状况 ⑥原材料供应情况 ⑦区域协作能力(答对五条即可)
12.
比较项目 同学甲方案 同学乙方案 同学丙方案
位于住宅区中心,通达度较好
工业区沿河流布局,区内交通线分布合理,便于与住宅区联系和对外联系 工业沿河流布局,便于对外联系,但与住宅区之间交通联系不便
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和河流上游,对住宅区污染较大 多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和河流下游,对住宅区污染较小
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有河流间隔,可利用水面作防护带 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没有防护带
留有发展余地 留有发展余地
可见,同学甲方案为最优方案。
新城镇规划比较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