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显微镜的规范使用
1
4
11
10
9
8
7
6
5
2
3
14
12
13
粗准焦
螺旋
细准焦
螺旋
镜臂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镜柱
目镜
一、光学部分
1、目镜:5 X 10X 12.5X
2、物镜:10X 40 X
放大倍数=目镜 X 物镜
3、遮光器:有大小不同的光圈
4、反光镜:
平面:光线较强时使用
凹面:光线较弱时使用
探究释疑
物镜
目镜
物镜镜身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镜身越长,
放大倍数越小。
两者在放大倍数增加时,视野都会变小,亮度都会减小
目镜没有螺纹,所以在图上只是一个光滑的柱体,没有横线, 直接套在镜筒上,可方便的取下。镜头较大。
物镜有螺纹,所以画在图上的时候会在物镜的上部有几道横线,是旋进转换器中固定的,镜头很小。
如果是指放大倍数,在目镜确定时,40倍观察范围大。 如果是指所要观察的视野目标多,在目镜确定时,10倍由于放大倍数小,视野中所观察的目标多,观察范围大。
你所指“观察范围大”是指放大倍数,还是指所要观察的视野目标多?
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载物台
5、压片夹 6、镜筒
7、转换器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二、机械部分
显微镜规范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
1、
2、
3、
4、
5、
6、
7、
8、
提取安放
移动玻片
观察装片
复原放回
转动转换器
安放玻片
调节光线
调焦观察
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
处,
镜臂靠近身体偏 。
一手握
一手托
1、提取安放
镜臂
镜座
左
5cm
2、转动转换器
不能硬掰
转动 ,
使 物镜
对准通光孔
转换器
低倍
物镜
3、调节光线
选 对准通光孔;
注视目镜 , 右眼同时 ;
双手转动 ,
直至看到 的
视野.
睁开
左眼
最大光圈
反光镜
明亮
4、安放玻片
正对
压片夹
标本要 通光孔
不可硬掀
5、调焦观察
A
B
A 双眼看 ,旋转 徐徐下降,
直至物镜接近
物镜
粗准焦螺旋
载玻片
B 左眼看 ,旋转 徐徐上升,直至看到 ,再用 调清晰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像
显微镜规范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
1、
2、
3、
4、
5、
6、
7、
8、
提取安放
移动玻片
观察装片
复原放回
转动转换器
安放玻片
调节光线
调焦观察
双手的 和 把住 两端轻轻移动,使物像置于视野 。
(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
6、移动玻片
8、复原放回
7、观察装片
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 像。
取下 ,转动 ,使物镜朝向 ,转动 ,使其 ,旋转 使镜筒降到 ,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拇指
载玻片
食指
中央
相反
倒
前方
玻片
转换器
最低点
竖立中央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观察和绘图
练习
1.显微镜有调焦功能的结构是 ( )
A、反光镜 B、遮光器
C、转换器 D、准焦螺旋
2.显微镜可以直接看到 ( )
A、透光的物质 B、手上的细菌
C、空中的病毒 D、自己本上的字
3.擦拭显微镜的镜头时,你选择的用具是 ( )
A 纱布 B 手帕 C 镜头纸 D 卫生纸
4. 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是8x,10x,15x,物镜是40x,计算它的最小放大倍数 ( )
A 400倍 B 600倍 C 320倍 D 150倍
D
A
C
C
巩固练习
5.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
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物镜 D易于染色
6.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
应调节那一部位?(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7、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目镜不变,而
物镜由“10×”转向“40×”,这时视野内细胞大小和
数目变化正确的是( )
A. 变大、变多 B. 变小、变多
C. 变大、变少 D. 变小、变少
B
D
C
巩固练习
8.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C.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D.物像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C
巩固练习
9.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D
巩固练习
10.如右图所示,某学生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
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
10×和40×, 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
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1个 B 2个 C 4个 D 32个
11、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个
黑点,当移动玻片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
仍在原处、对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 )
A、光圈太小 B、目镜不干净
C、反光镜不干净 D、物镜不干净
B
D
巩固练习
12.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
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
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
A 1、3、5 B 2、4、6 C 2、3、5 D 2、4、5
C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