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1《地质灾害》学案(鲁教版选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2.1《地质灾害》学案(鲁教版选修5)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7-22 10: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
学案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
2.简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4.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
【学习过程】
一、地震灾害
1.地震是 现象,它主要是 等地质作用引起的 的结果。
2.震级是 。震级越高, 越大。
3.烈度是 。烈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也与 、 、 等因素密切相关。
4.构造地震由 引起的,外力作用如 、 等都可能诱发地震。
5. 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带。
6.从 发出的地震波, 波传播速度快, 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1.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和 ,它们常常在短时间内 ,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并导致 等严重后果。
2.在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中, 、 等自然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滑坡的发生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 、 ;泥石流的发生也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 、 。
3.人为因素对于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往往也起着重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例如: 等。
【知识梳理】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
概念
烈度: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
按震源深度划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地震灾害 类型和机制
按成因机制划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
发生过程:震中区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晃动
滑坡
概念
泥石流
特点:突发性
不稳定的山坡
滑坡基本控制因素 软弱面的存在
滑坡和泥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石流灾害
发生机制
充足的水
泥石流基本控制因素 足够的堆积物
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滑坡的发生过程: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典题解悟】
1.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 D.洪涝
解析:地震、火山、泥石流、洪涝同属于自然灾害,但洪涝属于气候灾害。
答案:D
2.读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 / )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
(2)此图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 性。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 (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解析:本题以西南地区为例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并考查了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答案:(1)该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区面积大。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关联 (3)泥石流 滑坡
【当堂检测】
1.大多数地震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A.火山活动 B.地质构造
C.外力作用 D.褶皱形态
2.地震作为主灾可能引起的自然灾害有( )
①海啸 ②滑坡 ③火山喷发 ④龙卷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位于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山脉是( )
①天山山脉 ②台湾山脉 ③喜马拉雅山脉 ④太行山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与破坏植被、不适当地开挖无关
B.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
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
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5.关于1976年7月发生唐山大地震的正确叙述是( )
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
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
C.市内有个别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
D.离震中远近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
6.在我国,造成人员伤亡最惨重的灾种是( )
A.地震灾害 B.滑坡
C.泥石流 D.火山喷发
7.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 )
A.震源深度 B.震中距
C.震中 D.烈度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水下10km(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印尼发生的海下地震的震级达到9.0级)。震中距海岸约30km,地震及其引发的强大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8~9题。
8.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9.在此次海啸中,死亡较多的外国旅客中,主要来自西、北欧国家。西、北欧国家的游客多选择在冬季去这一带旅游,一个重要的自然原因是( )
A.西、北欧国家缺少冬季旅游景点
B.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西风带,冬季太阳高度小、光照少,天气冷湿
C.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度,此时,大多数地区处于极夜时期
D.现代交通的发展
10.下列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的是( )
A.地震 B.滑坡
C.台风 D.霜冻
11.综合近年的GPS测量结果,菲律宾海板块平均每年以30°角向西北移动8.2厘米,与台湾所处的亚欧板块形成顶撞。“9·21”台湾大地震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而板块造成的冲撞集中在车笼埔断层,本次地震震源深仅1km……花莲东部正是菲律宾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交撞地带,这里直接可以在地表观察断层的活动,是世界少有的可测量活断层的地质奇观。科学家们的测量结果表明,这里每年被菲律宾海板块顶撞而垂直升高1厘米,向西北推移2~3厘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菲律宾海板块属于六大板块中的 板块。
(2)台湾位于____________地震带上。
(3)由上述数据看出地壳以 运动为主。
(4)如果这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破坏程度将有什么变化
答案:21世纪教育网
1.B 2.A 3.B 4.C 5.D 6.A 7.C 8.C 9.B 10.B
11.(1)太平洋 (2)环太平洋 (3)水平 (4)破坏程度将变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