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部编人教历史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选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部编人教历史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选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9 12: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秋部编人教历史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选练含答案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 C???)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锦衣卫
2、“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书中提到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一个是秦末农民起义,另一个是( B???)
A.?统一中国?????????B.?焚书坑儒?C.?楚汉之争???????????D.?修筑长城
3、“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句中的“汉祖”是( C )
A. 嬴政 B. 项羽 C. 刘邦 D. 李斯
4、为了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D )
A.“推恩” B.“无为”
C.“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下列内容哪一项不属于汉光武帝的措施( C )
A、释放奴婢 B、惩治贪官污吏 C、焚书坑儒 D、废除苛捐杂税
6、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中,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B ??)

A. 核桃 B. 小麦
C. 石榴 D. 葡萄
7、按照发明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B )?
①火药②纸③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8、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威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A )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9、在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小明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准备和同学们交流。他的观点与史实不符的是(??D? )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首创精神值得学习
B.?作为统治者,必须轻徭薄赋才能够维护社会安定
C.?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
D.?起义实际上没有失败,因为他们的余部项羽、刘邦最终推翻了秦朝
10、下列哪些内容是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共同之处( A )
①注重农业生产②轻徭薄赋③“以德化民”④盐铁官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C )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
12、下列表述中不是出现在东汉后期的是( D )
A、土地兼并严重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农民起义的爆发 D、社会安定 ,经济繁荣
13、?“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B ? )
A. 马来半岛 B. 印度半岛
C. 中南半岛 D. 马六甲海峡
14、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这部史学名著是( D )
A. 《汉书》 B. 《后汉书》 C. 《三国志》 D. 《史记》
15、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B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蚁鼻钱 D.铲形币
16、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张骞通西域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非选择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图(a)反映了我国哪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图(b)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
(2)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残暴统治。
(3)残暴的统治必然导致国家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2、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从中国运送到西方的物品有哪些?

材料二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今“丝绸之路”
的主要作用。


材料三 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
(1)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传到西方。
(2)朝代:西汉(或汉代)。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3)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