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三地理备考难点知识教学案——由岛国的沉没看全球气候变暖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搬迁、乞力马扎罗山冰雪融化了80%、三十年后欧洲人将可能告别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所有这些事物的变化正在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增加、热带地区流行疾病增加、水资源减少、全球生态系统的移动等等,同时也使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难点磁场
1.★★★★★图28—1是近几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示意图,读后完成各题:
(1)近几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和
。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 ,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强烈吸收 缘故。
(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发生什么影响?
2.★★★★★读“世界各大洲CO2排放量”示意图(图28—2)和“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图28—3)及有关资料,回答:
世界各大洲CO2的排放量 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
图28—2 图28—3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中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1)图28—2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 、 、 。
(2)图28—3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最少的亚洲国家是 。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 ,其能源消费结构以 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2%、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共主要的原因是 。
(5)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6)最近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消息传出即引起世界众怒,这是因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7)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案例探究
[案例1]★★★★仔细阅读图28—4“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 。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
图28—4
(3)上述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命题意图:本题是1989年高考题,阅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要宣传画,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让学生思考“地球出汗了”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知识依托: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温室效应的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导致的后果。
错解分析:第(2)问容易出现错误,让学生阐述全球气候升高的原因, 往往不能紧紧围绕图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去思考,而只是泛泛而谈。
解题方法与技巧:题中“地球出汗了”意思就是全球气温升高。气温升高的原因又要紧紧围绕图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去思考,不能泛泛而谈。导致“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大量增加,产生的“温室效应”和滥伐森林,环境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削弱。
答案:(1)全球气温升高 (2)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大量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煤烟、粉尘、二氧化碳等;大量砍伐森林 (3)首先是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和亚欧大陆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减少。其次,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年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气候将变得干旱。
[案例2]★★★★读(图28—5)漫画“人类破坏了我的伞”,回答:
(1)图中的“伞”——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 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
(2)破坏“伞”的主要物质是人类活动大量排放出的 。
(3)“伞”被破坏后造成的危害有:
A.致使射向地面的 增多,危及人类及生物生存;
B.导致世界气候 ,今天, 、“温室效应”与酸雨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
(4)以上情况告诫人们,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经济发展既能 ,又对子孙后代的 不构成危害。
命题意图:此题通过漫画的形式来考查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烃,破坏臭氧层,因而导致环境问题,以及臭氧层空洞对人类的影响。
知识依托:本题要求学生要了解臭氧层的破坏及导致的后果,以及臭氧层破坏与温室效应的联系。
错解分析:本题的错误往往集中在基础知识掌握上,以及臭氧层破坏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上两个方面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准确,而由于缺乏深入思考不了解臭氧层破坏的相关后果导致错误较多。
解题方法与技巧:完成此题要对大气一章的有关臭氧层的基本知识了解清楚。通过(3)题明确臭氧层破坏后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对人类的危害。
答案:(1)平流 上升 (2)氟氯烃(3)紫外线 变暖 臭氧空洞(4)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 生活环境
●锦囊妙计
全球变暖属于世界热点问题,至于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和结果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所以在学习中注重信息的相关性,不必过多过细追究深层次的问题,保证一个正确的观点和处理该问题的方法是关键。
另外,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全球变暖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使中纬度地区冬季寒冷程度有所降低,减少取暖费用;使中纬度地区作物在温度升高不太大时增产等。利用全面分析的方法也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所应具备的。
●歼灭难点训练
1.★★★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有( )
A.建设污水处理厂 B.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C.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D.不再发展煤铁复合体型工业
2.★★★温室效应将不会影响( )
A.青藏铁路建设 B.矿产资源的分布
C.我国领土面积 D.农作物品种的分布
3.★★★★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
B.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C.积极开发氟氯烃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措施
D.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4.★★★关于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的错误说法是( )
A.直接威胁沿海低地国家 B.改变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
C.高纬度地区将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 D.温带地区将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
5.★★★★下列现象中可能导致人类活动中经济结构变化的是( )
A.气象灾害 B.酸雨危害 C.臭氧空洞 D.全球变暖
6.★★★★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其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
B.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紫外线
C.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
D.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
7.★★★★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的污染物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有(高考科研题)(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 D.氧化氮
8.★★★★简要回答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高考质量检测题)
(1)人工造林对局部地区气候影响主要有① ;② ;③ 。
(2)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
①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对气候影响是 。②排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对大气的影响为 。③排入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对大气影响是 。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本题对全球变暖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可涉及三方面的知识,一是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造成的。二是二氧化碳增多与全球变暖的内在联系:是由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的性质所决定的。三是全球变暖的危害。
答案:(1)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2)升高 地面长波辐射
(3)一方面全球变暖会引起部分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另一方面全球变暖,世界各纬度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将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解析:本题是2001年上海高考题。着重考查学生读图分析、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主要地位,CO2的排放量相应较多,而法国70%电能来自核电,法国的CO2排放量要比其他发达国家少得多。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地势低平的沿海国家,同时干旱加剧。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炉灶、汽车尾气等人为排放得多,另一方面森林大面积砍伐而吸收的少,使得含量增加。根据上述原因,即可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1)欧洲 北美洲 亚洲 (2)美国 印度 (3)中国 煤炭
(4)法国70%电能由核电提供
(5)大量燃烧矿物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等
(6)产生温室效应,世界气候变暖
(7)世界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淹没,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温室气体的排放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必须加以解决和治理的,但治理要找准原因,在不影响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加以治理。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能源利用率上加以治理提高。
答案:C
2.解析:温室效应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使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和低地,使我国领土面积减少,气温的变化进而影响地温、水资源、热量等方面,也会对重大工程、作物品种产生重大影响,而矿产资源的分布是地质条件作用下形成的,是不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的。
答案:B
3.解析:全球变暖对各地干湿状况和降水的影响,中纬地区会因变暖而更加干旱,农业发达地区将变成草原。
答案:D
4.解析:全球气候变暖首先是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沿海低地和城市。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气温升高,改变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热带地区的降水增多,温带地区降水减少,不再适宜作物生长,以草原景观为主,而高纬度地区将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答案:D
5.解析: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使高、中、低纬水资源、热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种类,对农业结构产生影响,无形中影响到人类的经济结构,而臭氧空洞则是由氟氯烃所致,酸雨是由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酸性气体所致。
答案:D
6.解析: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之一,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有效吸收红外线,特别是地面作为大气的直接热源,以地面的长波辐射的红外线形式释放给大气,红外线辐射又强烈被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答案:D
7.解析:因为空气中CO2含量增加,它能吸收红外线地面长波辐射,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产生“温室效应”,大气中氯氟烃增加,破坏了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而且氯氟烃还强烈吸收红外线辐射,引起“温室效应”。
答案:BC
8.解析:在分析人类活动排放有害物质对气候的影响时,应着重从全球变暖、破坏臭氧层、酸雨危害三个方面回答。
答案:(1)①可使林区风速减小,气温降低,湿度增大 ②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③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风侵袭。
(2)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②严重破坏臭氧层 ③造成酸雨危害。
www.
图28—1
图28—5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