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09 15: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 、理解竖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3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用自己的观点、看法与人交流、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从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算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下面各题。
50×6=   7×90=   400×8=
33×2=   43×2=   3×13=
2.引导学生思考:美术课上,三(1)班的同学正用手中的彩笔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他们有三盒彩笔,每盒12支,求一共有多少支彩笔。除了用口算,还可以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乘法,重点明确算理,为学习笔算乘法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快速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2.交流汇报。
方法一 列式口算。(完成学情检测卡)
方法二 摆小棒口算。
10+10+10+6=36
方法三 用连加竖式计算。
方法四 列竖式计算。
3.揭示课题:列竖式计算乘法是我们没有学习过的内容,也是本节课我们重点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4.学生小组讨论并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各组展示计算过程。
5.课件演示竖式计算的过程。
(1)书写格式:先写第一个因数12,再写第二个因数3,相同数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个因数的左边,然后画一条横线。
(2)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6.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积的每一位是什么意义,然后集体交流。
(个位上的6是3乘个位上的2得来的,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3是十位上的1乘3得来的,写在十位上)
7.小组讨论:比较乘法笔算和口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是分别用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然后把两个乘积相加。
不同之处:书写形式不同,口算直接写得数,笔算要写乘法竖式,体现计算过程。
8.总结算法: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60页“做一做”。
2.完成课堂活动卡,然后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63页1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布置作业
教材63页2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12×3=36(支)
         答:一共有36支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