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学科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册数
五册
课 题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
2、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进程。
3、与他人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增强自主学
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括号的意义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手段
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70-40-20 70+80-50
100-80-20 60+50-20
90-60+10 100-30+50
你能说出运算顺序吗?0﹣40﹣20先算70﹣40=30,再算30﹣20=10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混合运算试题,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的语言叙述。
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点讨论学生写成的一个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写成一个算式时加小括号的道理。
3、口算
70-(40-20) 70+(80-50)
100-(80-20) 60+(50-20)
90-(60+10) 100-(30+50)
(观比较带小括号的算式与前面复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4、总结:
小括号是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在一个混合运算式题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283-(83+45)
=200+45
=245
(2)700-(402+89)
=700-491
=209
2、商店订购了1000台洗衣机,第一次运来了348台,第二次运来346台,还有多少台没有运来?
(1)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要求:还剩多少元,
怎样计算?
生1:100-29=71(元)
71-56=15(元)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买书包后还剩多少钱。
生2:29+56=85(元)
100-85=15(元)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书包和鞋共花多少钱。
生3:100-29-56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会计算这道连减的混合运算吗?
(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板演脱式计算过程:
100-29-56
=71-56
=15(元)
生1:100-29+56
=71+56
=127(元)
生2:100-(29+56)
这是什么符号?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指导学生读算式:
读作:100减去29加上56的和
生板演:
100-(29+56)
=100-85
=15(元)
先读出算式,再说出计算过程。
70-(40-20)
先算40减去20得20,再算70减去20得50
比较一下:
今天我们学习的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和前面复习的运算有什么不同点?
生:多加了一个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结果也不相同。
生:(1)错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
(2)正确
生1:1000-348-346
生2、1000-(348+346)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倡学生开始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尝试列式计算:
师巡视,了解学生列出的各种方法。
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如果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100-29-56
强调是把1分步算式列成的一个综合算式。第一步都要先算买完书包后还剩多少钱。是一种方法的两种表现形式。
观察一下,这道题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得数不对?
强调:
加上小括号,就改变了原来的运算顺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9+56。
加上小括号再算一算。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如果学生写成
100-(29+56)
=85
=15(元)
纠正学生第一步不算100要移下来。
如果学生写成:
100-(29+56)
=71+56
纠正学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归纳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总结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体会算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