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上5.5《病毒》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上5.5《病毒》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09 18: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教材在介绍了生物圈中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后,又同时介绍了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中的微小生物——病毒,通过对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重视。同时,还要注意病毒在生物圈的分布十分广泛,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一定了解有关病毒的情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启迪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就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在介绍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事物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描述病毒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 (1)提高分析、处理、正确利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 病毒的结构
教具 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模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言: 自主学习 一、病毒的特征 1、种类 2、形态 3、结构 4、大小 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生物有哪些种类? 如果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细胞结构的,一类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讨论,总结。 试着用类比的方法用身边熟悉的两个事物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大小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72页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总结病毒的特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 三、病毒繁殖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五、病毒的发现过 根据病毒的特征,学生动手组装病毒 播放录像,展示病毒的繁殖 引导学生辩证的分析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资料展示病毒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病毒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根据课文中内容,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组装病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学生观看录像,并对繁殖的过程进行总结 学生尝试分析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关注到能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学生分析资料,思考,并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辩证的分析问题。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一、病毒的种类二、病毒的形态结构 三、病毒的生活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